返回

亂戰三國之爭霸召喚

報錯
關燈
護眼
第2608章 仁貴舉兵下通縣,兵仙斷路自此絕
書籤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書架

戚繼光先前拿了漁陽與右北平二郡,李牧在韓信兵馬退走了之後,又順勢接收了涿郡。

可以說,如今秦政的手中也只剩下廣陰、代郡與上谷郡三郡之地了。

但是,在滿清搞出了這麼一出之後,現在真實掌握在秦政手中的,也只剩下廣陰一郡之地。

甚至,要不是戚繼光堵在了漁陽和右北平二郡,這個時候的李世民絕對會同樣插一手。

秦政雖怒,只不過,又能如何?

如今,他們幽州的兵力,只剩下這麼五萬多,不到六萬的樣子。

在滿清兵馬已經打進來的情況之下,他們就算是將兵馬全部投入進去,都不見得能夠退敵。

畢竟,如今的幽州,早就已經今時不同往日了。

不少幽州臣子,甚至建議就當沒看到這些事情,集中全部的兵馬繼續抵抗晉軍。

說到底,滿清他們也只是為了來劫掠一番。

可是,晉軍這邊不一樣,他們是為了來要他們的命的。

只不過,秦政依舊還是不甘心地調了一萬五千兵馬,由章邯掛帥,也不指望他能夠打退滿清,能多保住一個百姓就多保住一個百姓。

而且,秦政為了緩解這兩郡的問題,也徹底不顧一切了,直接放出了權力,公然給了各地官員豪強自行組建兵馬的權利。

此前,一部分豪強雖然自行組建了一部兵馬,但這部份兵馬是不被朝廷承認的,只是義兵。

可是,從秦政下了這條命令之後,接下來組建的兵馬,那完全是受秦政承認的,而且,你有能力的話,就算是組建個幾萬,甚至是十幾萬,秦政那邊都不會說什麼。

此法雖然後患無窮,不過,對於幽州來說,度過了這一劫,才有資格追究什麼後患?渡不過這一劫的話,塵歸塵,土歸土,這一點自然也沒什麼關係。

二十天後,薛仁貴的十萬兵馬,先後在戚繼光水師的接應之下登陸幽州。

一個月之後,廉頗足足帶了十五萬兵馬,和李牧正式會合。

一時間,整個幽州,足足集中了四十萬的晉軍兵馬。

就算是戚繼光的兵馬在鎮守漁陽和右北平二郡,但是,能夠參戰的晉軍兵馬卻依舊高達三十五萬。

而幽州在廣陰能夠動用的兵力,也只有可憐的四萬。

半月之後,薛仁貴正式出兵兵圍安次,圍守韓信兩萬兵馬,而李牧十萬兵馬取薊陽,並由廉頗十五萬兵馬向北插入上谷與代郡二地。

畢竟,晉軍也不可能任由滿清的兵馬在這兩地肆虐。

這個時候晉軍的眾多將領,可是已經將這兩塊地方看成了他們自己的地盤。

二十萬兵馬對付幽州在廣陰的四萬兵馬已經綽綽有餘了,餘下的兵馬,完全可以讓他們去逼退滿清的兵馬。

而原本在安次東御薛仁貴的韓信,卻並沒有安分守己的準備打守城戰。

在如今這種情況之下,打守城戰,只不過是延緩滅亡的時間,而無法帶來最後的勝算。

他再一次拋開了大部隊,帶領兩千騎兵,繞開薛仁貴的主力部隊,準備直取薛仁貴的糧草。

但是,韓信的真正目標,實際上,卻並非是燒薛仁貴的糧草。

晉軍可是有好幾處糧草,他就算是燒了其中的一處,雖可以給晉軍造成一定的麻煩,但卻不足以給他們帶來根本的危機。

晉軍大規模行軍,很少將所有的糧草都集中在一個糧倉之上,而是儘可能的分散開幾個糧倉。故而,就算是燒掉其中一個糧倉,可是,仍然不足以讓晉軍產生根本性的糧食危機。

有剩下幾個糧倉在,怎麼都能夠支撐到下一批糧草調過來。

故而,如果要像演義之中,官渡之戰之中那一樣,一把火扭轉局勢,在這裡並不現實。

他明面上燒薛仁貴的糧草,實際上,是為了引薛仁貴大軍回返,而後,利用磐河之水,一舉覆滅薛仁貴的大軍。

在如此巨大的兵力差距之下,除了利用水火之計之外,其他的那些辦法,根本就沒什麼勝算可言。

韓信此計,也算是孤注一擲了。

就算是他自己都自認為勝算有限,可是,他卻別無他法。

在實力有巨大差距的情況之下,正兒八經的用兵沒有任何的勝算,也就只能使用險計。

雙方之間的差距越大,想要獲勝的話,用出的計謀越險。

可越是險計,這其中背後的風險越大,勝算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說白了,險計,某種意義上,其實就是一種賭。

賭贏了,那就賺的漂滿缽滿。賭輸了,只不過是走向原本就要輸的結局罷了。

再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之下,就算他的勝算再小,但卻也只能夠全力以赴一試。

而薛仁貴,在得知糧草遇襲的情況之下,根本就沒有一絲一毫救援的想法。

而是應張良之計,分出一隻兵馬去取兵力空虛的通縣,而後的兵萬,四萬按照原計劃兵圍安次,剩下的騎兵,則是以這兩座縣城為中心遊弋。

以安次與通縣為中心,步騎兵,甚至還讓戚繼光拉出了一小部分的水師進入磐河,合力之下,將韓信困於磐河以東。

讓韓信燒他們一部分糧草,薛仁貴自然也是心疼的,但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不放棄這部分糧草的話,怎麼將韓信困於磐河以東?

那裡的糧草,只有薛仁貴的一部分糧草,更不要說,除了薛仁貴的糧草之外,還有李牧的糧草。

故而,這部分糧草對於薛仁貴,要說不重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卻還沒有重要道理,非他們不可的地步。

韓信作為當之無愧的北方第一名將,能夠以弱勢兵力反攻李牧的存在,如果將他困於戰場之外,不管是安次攻防戰,又或者是薊縣攻城戰,這個難度直接下了好幾個層次。

薛仁貴可不樂意有韓信在的情況之下,和對方打城池攻防戰。

當年的江夏之戰,白起攻徐達,可是足足丟了十萬兵馬在江夏城下。

故而,他願意付出一些代價。一部分糧草的代價,總比最後多扔下幾萬兵馬強。

書籤 上一章 <?php if($prevpage_url != ''): ?> 目錄 下一章 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