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報錯
關燈
護眼
第1679章 最後通牒
書籤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書架

聖彼得堡,冬宮。

尼古拉一世的態度可沒有那麼複雜,他只有單純的欣喜。

“涅謝爾洛夫做的好!現在奧斯曼人還有什麼藉口?那些懦夫又用什麼來搪塞我?

這一切果然就是上帝的旨意!看來上天註定羅曼諾夫家族要在我這一代光復君士坦丁堡!”

“恭喜您,陛下。俄羅斯的神聖使命終於要完成了,我提議讓元老院授予您大帝的稱號。”

緬什科夫親王率先開口,他的馬匹拍的十分到位。尼古拉一世也為自己的豪言壯語所感動,此刻幾乎都要激動的流下淚來。

“緬什科夫!我晉升你為元帥,你和你的軍隊將帶著聖像和鷹旗跨過多瑙河,去驅逐邪惡的異教徒。”

緬什科夫親王當即單膝跪地。

“偉大的沙皇陛下,能為您和俄羅斯帝國效力是我無上的榮耀。您的信任讓我受寵若驚,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我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緬什科夫定要將俄羅斯的旗幟插上君士坦丁堡的牆頭!”

尼古拉一世和緬什科夫君臣兩人感動到難以抑制,但其他的俄國高官雖然表面上迎合,可實際上卻是充滿不以為然。

首相切爾尼雪夫對於所謂的神聖使命並不在乎,他還是更喜歡波蘭和烏克蘭旱澇保收的黑土地。

之前沙皇在巴爾幹地區許諾給各大家族的土地收益幾乎為負數,貧瘠的土地、兇暴的民眾讓切爾尼雪夫這樣的傳統大貴族十分不喜。

他們還是喜歡老實、安分的俄國農奴,以及東歐那些容易耕種的土地。

不止是他們,那些一直鼓吹僱傭關係的新貴也在巴爾幹吃了癟。

事實上這些俄國新興的資產階級在巴爾幹地區吃的癟更多,巴爾幹地區的山民根本就不想講道理,更不會讓出自己的土地。

很多巴爾幹人都是戰火中趁亂奪取的土地,或者是由奧地利帝國解放後自主登記的,所以所謂的僱傭關係從一開始就根本不成立。

結果就是錢投進去了,不但沒有拿到土地,甚至還有可能會丟掉性命。

此時就連俄國的那些大斯拉夫主義也很討厭巴爾幹人,因為這些民族根本就不願意接受比他們更加高階的俄羅斯文明。

這些大斯拉夫主義者甚至不認為巴爾幹人是斯拉夫人,所以將其稱為巴爾幹人。

一些經營著海運和港口的貴族官僚則是反對戰爭,他們的日子本來過得很好,甚至還可以在黑海地區欺行霸市。

雖然尼古拉一世蠻橫,但他還真不至於在與奧地利帝國的貿易上搞小手段,更不會幹那些讓他覺得丟人的事情。

事實上對奧地利帝國民間商船亂收稅都是下面人搞的,尼古拉一世確實不知情,更沒有拿到好處。

然而戰事一起,這些地頭蛇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除了可能的海上封鎖帶來的貿易禁運,兩大軍事集團為了爭奪制海權更有可能會在黑海爆發激烈海戰,期間炮轟港口,偷襲船隻的事情肯定少不了。

而那些碼頭、倉庫和貿易公司更是極有可能直接毀於戰火,即便是及時搬離也必然會導致財富縮水。

烏瓦羅夫公爵和那些尼古拉一世的狂熱支持者和想要奪回君士坦丁堡的俄國官僚同樣是憂心忡忡,他們可沒有尼古拉一世和緬什科夫親王那樣樂觀。

俄國內部的叛亂此起彼伏,甚至到現在為止都沒能真正征服巴爾幹和高加索。

農奴和農民的生存環境環境惡劣,如果再在這個時候徵糧、徵兵、加稅,那麼矛盾很可能會被激化。

到時候俄國不但要面對國外的戰爭,還要面對國內的戰爭。

然後就是些老生常談的問題,俄國的軍事支出一直以來都是天文數字,國庫早已入不敷出,甚至要靠借新還舊來維持沙皇的想法。

尼古拉一世的一句句豪言壯語之下是一張張足以將國家壓垮的欠條,如果再發動一場規模浩大,時間持久的戰爭。

那麼俄國的財政很有可能會因此崩潰,戰爭中的補給也會捉襟見肘。

而且那些所謂的俄國精英似乎並沒有尼古拉一世想象中那麼忠誠,實際上有很多人都不滿俄國的現狀想要尋求改變,那些唆使亞歷山大皇儲的人就是最好的證明。

最主要的是他們覺得奧地利帝國很有可能會按兵不動,甚至是倒戈相向。

因為在他們看來俄奧兩國在地緣政治上的矛盾是不可化解的,之前可以合作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奧斯曼帝國的存在。

在奧斯曼帝國衰落時雙方還能勉強合作共同瓜分,可一旦這個共同的敵人沒了,雙方作為各自陣營的領袖恐怕必然會有一戰。

“給奧斯曼人下達最後通牒,如果奧斯曼帝國不能交出兇手,並主動退出歐洲,歸還耶路撒冷,那麼俄國將踐行上帝的意志將奧斯曼人趕出歐洲。”

尼古拉一世振臂高呼表現得十分激動,他的雙眼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燒。

雖然沙皇本人很激動,但是正常的外交流程還是要走的。

首先一份措辭嚴厲的譴責宣告是不必可少的,其次便是要求奧斯曼帝國交出兇手。

然後便是要求正式道歉和鉅額賠償。

沙皇的目標已經提出,但通常來說外交宣告不會這麼直接。然而這是俄羅斯

再加上身為外交大臣的涅謝爾洛夫身故,外交部也是群龍無首。於是乎一份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強勢的外交宣告便出現了。

“奧斯曼帝國政府之無能、褻瀆已昭然若揭。兇徒之血已不足洗刷俄羅斯帝國之恥辱,任何虛偽空洞之詞已無意義。

自此以後俄羅斯帝國將正式且永久地對奧斯曼帝國境內的所有東正教徒和斯拉夫人擁有唯一的保護之責。

東色雷斯乃屬我第三羅馬之故土,奧斯曼之蠻夷竊據多年,今日理當歸還。

然而吾皇尼古拉一世有好生之德,特賜爾等一月之期撤離,逾期未離者,吾等必殺之。”

事實上即便是沒有這封超級強硬的外交宣告,俄國人也打算趁著這個機會繼續向巴爾幹增派兵力和物資。

前線的將軍們則是可以開始研究如何向奧斯曼帝國發起進攻了,甚至只要再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可以直接發動進攻。

書籤 上一章 <?php if($prevpage_url != ''): ?> 目錄 下一章 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