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以施瓦岑貝格親王的立場無論如何都不會把錢借給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人招了這麼一群兇徒當兵,他們如果拿不出錢,就不怕那些傢伙反了嗎?”
施瓦岑貝格親王對此很好奇,倒是拉圖爾伯爵覺得別的國家有的,奧地利帝國不能沒有。
“我們是否也要組建一支外籍兵團?”
弗蘭茨搖了搖頭。
“我們奧地利帝國並不需要外籍兵團。至於那些所謂的兇徒想要反抗國家還是很難的,而奧斯曼人大機率會用其他東西來抵扣貴金屬,到時候大機率會是雙方各退一步。”
“那我們要插上一腳嗎?”
施瓦岑貝格親王試探性地問道,畢竟奧地利帝國手裡也有一些傭兵組織完全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混入奧斯曼帝國軍隊之中。
“沒必要。這樣做除了可能會激怒俄國人以外,對我們並沒有任何實際好處。
而且我不覺得奧斯曼人會允許我們的傭兵以組織形式加入他們的外籍兵團。
派幾個間諜進入蒐集情報就足夠了。”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俄國人太拉仇恨,奧斯曼帝國外籍兵團的徵兵告示一出,很多人都躍躍欲試。
天南地北的流亡者們都匯聚到奧斯曼帝國,他們主要來自波蘭和匈牙利,還有一些來自義大利和愛爾蘭的難民,以及大量來自英法的軍官。
除此之外就是那些巴爾幹地區的反抗鬥士,他們和奧斯曼人的目標重迭在了一起,俄國人是他們共同的敵人,都想要將其逐出巴爾幹。
德意志邦聯內部去投效奧斯曼人的則幾乎沒有,除了作為世仇的敵對心理,奧地利帝國的宣傳也是功不可沒,德意志地區幾乎沒人覺得奧斯曼人能贏。
此外此時德意志地區的年輕人也有著更好的去處和更多的選擇,完全沒有必要去奧斯曼帝國和俄國人拼命。
穆拉德五世手中的最後一張牌便是信仰,也就是所謂的聖戰。
在奧斯曼帝國這種宗教氛圍濃厚的國家,宗教的力量無疑是非常強大的,但這種力量十分複雜且相互矛盾。
而且現代的歷史學者並不喜歡提及這種野蠻原始的力量,他們通常會從國家利益和地緣政治角度出發。
但很不幸當時的民眾根本不會考慮什麼國家利益和地緣政治,相較之下宗教、文化、語言更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聖戰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雖然阿拉伯世界早就四分五裂,但這卻是奧斯曼帝國內部的最強紐帶。
穆斯林的熱情被點燃,大量年輕的穆斯林男性決定加入軍隊,國家也得到了數量相當可觀的捐贈。
由於穆拉德五世這個哈里發的號召,很快從東色雷斯到安納托利亞,再到敘利亞所有的清真寺都成了動員中心。
伊瑪目們則是成了戰爭的宣傳員,除了傳統的將敵人描述成貪婪,惡毒的異教徒,他們還與時俱進聲稱異教徒想要奴役自由的穆斯林。
不過所謂的聖戰也是一把雙刃劍,首先就是穆拉德五世不得不向烏理瑪們讓渡一部分權力,否則那些烏理瑪們可不會任由哈里發胡來。
其次便是改革的倒退,邁吉德一世和馬哈茂德二世用幾十年才削弱的教權,此時又讓穆拉德五世還了回去。
而且穆拉德五世的行為也等於是否認了奧斯曼公民這個概念,那些奧斯曼帝國內部的非穆斯林到頭來也只不過是異教徒而已。
這還會引起連鎖反應,奧斯曼帝國內部的那些非穆斯林民族只會和奧斯曼帝國政府更加離心離德。
1856年4月1日。
俄國的新任外交大臣烏瓦羅夫公爵抵達伊斯坦布林。
烏瓦羅夫公爵又重申了一遍俄國的要求:
第一,交出殺害涅謝爾洛夫的兇手,並向俄國政府道歉。
第二,奧斯曼帝國退出歐洲,將東色雷斯地區交由俄國保護。
第三,移交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管轄權。
毫無疑問俄國方面提出的要求,奧斯曼帝國根本就不打算滿足,不過斯特拉特福子爵還是找到了烏瓦羅夫公爵。
“公爵先生,我想我們可以談談。”
烏瓦洛夫公爵一臉漠然地回答。
“斯特拉特福子爵,奧斯曼人不準備接受我們的條件還有什麼好談的?”
斯特拉特福子爵狡黠一笑。
“我覺得世界上沒有錢解決不了的問題,尤其是對於此時的俄國來說錢應該更重要才是。
我可是知道的,貴國的債務已經超過五億盧布。僅僅是今年的財政赤字就有2700萬盧布。”
烏瓦羅夫公爵頓時來了精神。
“難道貴國願意替我國償還全部債務嗎?”
這頓時把斯特拉特福子爵噎住了,他沒想到對方會這麼不要臉,不過這是一個好兆頭,只要對方願意上鉤,事情就有的談。
為了把對方吊住斯特拉特福子爵並沒有直接拒絕,而是故作為難地說道。
“五億盧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通常來說對方會就坡下驢,然後雙方開始討價還價,這就會給斯特拉特福子爵一個操作空間。
不過由於一開始就沒想過要達成交易,此時的他顯得有些得意。
“如果貴國和奧斯曼帝國不同意,那麼我也愛莫能助了。這是我們俄國的底線。”
“狗屁底線!”
斯特拉特福子爵在心中暗罵,他的目的是拖延時間,可不是真的要替俄國承擔那沉重的債務。
“貴國的胃口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烏瓦羅夫公爵則是冷笑著回答。
“是嗎?我並不覺得。奧斯曼人侵奪我們東羅馬帝國土地的時候可沒人這樣直言不諱。
我們俄國現在不過是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而已。”
斯特拉特福子爵笑著說道。
“年輕人,我勸你以國家的利益為重。這可是正式的外交場合,可不是你展示個人個性的舞臺。”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我再問你一遍,貴國是要拒絕和談嗎?”
斯特拉特福子爵的這話說的非常重,一般來說這種年輕人都會選擇謹慎回答。
烏瓦羅夫公爵反問道。
“您為什麼不去問問奧斯曼人?他們是否答應我們俄國的條件?”
斯特拉特福子爵不屑冷哼一聲。
“我猜沒有任何國家會答應貴國的條件吧!”
烏瓦羅夫公爵繼續問道。
“那就是拒絕了?”
斯特拉特福子爵也是外交場上的老手,他根本就不接這茬。
有他在奧斯曼帝國的外交官員也打算這樣做,只不過烏瓦羅夫公爵只給了奧斯曼帝國24小時的答覆時間。
“24小時?從這裡把訊息傳到聖彼得堡都不知幾個月!不用理會他。”
斯特拉特福子爵以自己的經驗判斷,這不過是俄國人在虛張聲勢而已。
1856年4月2日,俄國正式對奧斯曼帝國宣戰。
同日俄軍黑海艦隊炮轟金角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