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上,秦無雙高坐追風馬背上與楊文良並肩而行,身後是三百鐵騎護衛。
“無雙,你對目前咱們大楚和北狄的局勢怎麼看?”楊文良問道
“北狄最近一直沒有大的動作,也一直想集中優勢兵力,一戰打垮我們”
“那以你之見,是否可以決戰”
“不可以,單以戰力而言,我軍不如北狄,正面而戰於我軍不利,我軍的優勢就是依靠強盛的國力與城池,盡力拖垮他們,讓北狄在戰時出錯,才好一舉反擊”秦無雙道
“是啊,你說的都對,只是要苦了將士苦了百姓,以後你要多熟悉軍中的大小事務,軍機大事都要參與瞭解”
秦無雙點了點頭道“只有兩件事我有些擔心”
楊文良來了興致開口問道“哦,何事,你說說我聽著”
“三軍消耗甚巨,拖延日久,陛下能否支援,即便陛下支援,百官又是否能夠理解”
楊文良看了他一眼長出一口氣道“此事陛下早已有密旨給我,讓我安心領兵,不必擔心糧草補給,唉,若是沒有這道密旨我還能放寬心,如今這般反而讓我有些擔憂了,朝廷的糧草順利運往北境,經過一層層的官員剝削又能剩下多少?”
“這我倒是沒有想到”
楊文良眼含深意的看了他一眼“是沒想到,還是想到了卻無法說”
秦無雙欲言又止,想到最初入伍時老四老五,想到王華校尉,想到很多很多不知姓名,卻早已戰死的袍澤,心裡很不舒服,恨不得一槍捅死那些,連前線戰場的糧草,都要刮出油水的貪官汙吏。
沉默良久,似乎看出秦無雙還有話要說,便示意直言無妨,秦無雙略微一提馬韁繩道“大楚與北狄之間,我相信咱們大楚一定能贏,只是一邊的齊國和南燕是否會趁火打劫,甚至是坐山觀虎鬥,在我們和北狄打的難捨難分之際,坐收漁翁之利”
“嗯,在戰事初起之時。陛下就曾派出使臣前往齊燕兩國,想要共同夾擊北狄,他們口頭答應,卻並未出一兵一卒,就連一向與我大楚交好的南燕都按兵不動,不過這樣也好,南燕若是出兵,齊國也一定會趁虛而入,到時候怕就是四國混戰了”
“未來會打的很艱苦,也會死更多的人”
“無雙,能看清局勢很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過也不能一味的把目光放的長遠,戰場瞬息萬變,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義父見過很多俊傑和陷陣猛將或是戰死,或是迷失在廟堂高位,最後能夠守住本心的寥寥無幾,你還年輕,路還很長,無論到了什麼時候,你都要記住,你不是為一人權柄,更不是為一姓宗室守邊關,你要為天下人,為所有想過太平日子的百姓,守住他們想過的生活”
秦無雙正視這位大楚魯國公緩緩開口鄭重道“請義父放心,無雙必定不會讓手中長槍蒙羞”
青雲城,北境一座少有的雄城,本有人口數十萬之多,自北境叩關犯境以來,城中大部分人都已經南遷,只留下一些青壯輔助守城,在之後數次拉鋸戰後,楊文良就遷至青雲城中,城外的東西兩側,還各駐紮有兩座大營,與青雲城形成掎角之勢。
楊文良率領三百親衛,直奔城中元帥府,因為在還未進城的時候,已遇到前往報信的飛騎,北狄大將元屠和勝日率領領五萬大軍,攻打由範江統領的右部大營,範江派人求援,由於那時楊文良不在青雲城中,十數名副將和參軍商議之後,一邊緊急派遣趙信王平二位將軍領軍一萬前往支援,一邊派人飛騎傳報楊文良。
楊文良帶著秦無雙大踏步走進議事堂,眾位將軍見到他回來,都是鬆了一口氣,上前拱手行禮,楊文良一擺手讓眾人免禮,行至一張雙方形式圖前仔細觀看,臉色有些不好看問道“趙信王平二人出發多久了?”
參軍蔡敬明回道“約莫有半個多時辰了,大將軍是否需要再派兵策應”
楊文良道“右部大營有三萬多人,更有營盤駐守,沒那麼容易被攻破,在青雲城和右部大營中間,有一處山谷樹林,很容易伏兵,要是北狄在此地設伏,那趙信王平二人就危險了”眾人都是心中一驚。
“徐郎,趙鋒聽令”
“末將在”
“你二人,立即領兵五千出發,前往策應,對了,這是我的義子秦無雙,相信你們也都聽說過,這次讓他和你們”
“遵命”
議事堂在這一年多以來,有誰是沒聽過秦無雙這個名字,自與北狄開戰以來,唯一一個斬殺過北狄大將,數次將北狄大軍玩弄於股掌中的人,只是秦無雙從未來過青雲城,眾人心中也都是好奇,看向這個比想象中還要年輕的人。
策馬提槍,身穿白色輕甲,英姿勃發,徐郎和趙鋒也絲毫不掩飾欣賞之色,快至楊文良圖中所說的山谷樹林,這裡的確極其容易伏兵,還未行近,就已經能夠聽到喊殺聲。
“他們已經交手了,咱們快去接應”說著趙鋒就要策馬衝過去。
“等一等,聽這聲音敵軍絕對不少,咱們只有五千人,這樣衝過去,怕是也沒什麼用”話還未說完,趙鋒急道“人多又如何,難道就看著他們死嗎?你要是怕了,就帶人在這裡等著,我自已前去”說完便帶著本部一千人,向著那片山谷戰場衝了過去。
“老趙,你別急先等等”徐郎喊道
又轉向秦無雙道“少將軍,不必在意,老趙他就是這個脾氣,請不要介意,你要是有什麼辦法,就趕快說吧,我一定全力配合。”
秦無雙點頭道,“那就請徐將軍包涵了,我這便下令,方青,周遙,鄭寧,陳勝勇,你們分作四隊,各帶五百人,沿著左右兩側山林潛伏而行,待我與徐將軍殺出,你們就打起旌旗,多揚塵土,以做伏兵,隨後順勢掩殺,”。
“遵命”四人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