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兒子對比,祖龍人麻了

報錯
關燈
護眼
第173章 小公子啥都好,就不會作詩?
書籤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書架

聽聞此言,淳于越心中完全確定,揹負著雙手笑道:“長公子還真是不顯山露水,連微臣都被拒之門外啊。”

“長公子的才華,可不下於《詩經》當中的先賢啊。”

“金風玉露能否多供應幾瓶?這每日才五百瓶,可著實不夠嗎,我還以為老闆是何人,居然如此方正,一瓶都不肯多賣,原來是您啊。”

“近來天然居日進斗金,長公子想必賺得盆滿缽滿了吧?”

“小公子天生聰慧,偏偏不會作詩,這方面倒是不如扶蘇公子了。”

“經商可不是皇家所為之事,長公子和小公子學壞了,雖是為了大秦征伐百越,卻也要小懲大誡。”

被眾人或恭維誇讚或假意責備的話語淹沒,扶蘇面色憋得通紅想解釋。

但無奈群臣一句接一句,他都有些插不上嘴。

這也能理解。

一直被贏子季這個小妖怪壓著,文武百官都快得熊孩子恐懼症了,這次長公子經營金風玉露雖然有些出格,但也是為了大秦好。

不過扶蘇自己心裡清楚,他只是出了個宅子啊!

這詩,金風玉露,花露水,可都是十七弟的法子啊!

察覺到政哥的臉色有變黑的跡象,扶蘇只能無助的回頭,希望贏子季能幫他解釋兩句。

但卻看到那個臉蛋好像小狐狸偷到了雞,眨了眨眼,還豎了個大拇指。

“沒錯,長兄揹著父皇偷偷經商怎麼行呢?該罰該罰。”

扶蘇:“????”

十七弟你不幫忙澄清就算了,讓為兄背鍋也罷,還拱火就過分啦!

此時,上方傳來政哥沒好氣的聲音:

“行了,朝堂之上吵鬧至此,成何體統?”

“扶蘇經商,依仗金風玉露賺取錢財,有違皇家身份,本應重重責罰,但念在花露水於大秦征伐百越有利,可免去將士們受蚊蟲侵擾之苦,便功過相抵。”

“就罰金風玉露所獲利益,全部用來生產花露水,供全軍將士使用!”

這聽著雖然是懲罰,但起碼沒讓天然居直接關門。

金風玉露的收入是用來生產花露水了。

但天然居里還可以賣其他的東西呀,那麼大的流量,到時再賣些稀奇之物,這錢不就找補回來了麼?

贏子季咧嘴一笑,露出嘴中的小奶牙,然後趕緊扯了下扶蘇的衣襬。

“多....多謝父皇。”

扶蘇沒法,只能無奈的拱拱手。

“散朝。”

“扶蘇和子季留下。”

朝會散去,贏子季剛想和百官一起離去,便被身後的聲音叫住了,只能站在了原地。

看著兄弟倆,政哥頭都是大的。

等群臣全都離去,才招了招手讓贏子季上來。

然後一把便掐住他的小耳朵。

“哎呦,父皇你幹啥呀?”

“小十七,這花露水和金風玉露,都是你弄出來的吧,你這欺君之罪又該怎麼算。”

“不是呀……疼疼疼,哎呀是啦,我承認還不是嘛。”

聽到這,政哥這才把手鬆開來。

“父皇,您知道了?”扶蘇不由得問道。

“真當寡人是瞎的?”

政哥笑了笑,道:“那工坊忙前忙後的,都是呂氏族人,若真是你一手操辦,怎麼可能都是小十七府上的人。”

“這不也挺好的嘛,長兄得了好名聲,咱們又生產了花露水。”

贏子季揉了揉發紅的小耳朵埋怨道。

“你還不樂意了,金風玉露每日產了那麼多,都不知給寡人送上幾瓶。”

政哥話鋒一轉,又問道:“還有,你為何總是和趙佗過不去?他雖然是以權謀私,卻也不是什麼大罪。”

畢竟吃拿卡要的物件是商人,而且是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之內,政哥其實沒怎麼計較。

“政哥你還好意思問,大秦上下多少內鬼啊。”

贏子季嘴中嘟囔一聲,“父皇,咱們的官員實在太放鬆了,一點約束他們的手段都沒有,人人如此,便對麼?”

“要我說呀,這大秦上下的官員,最好都查驗一遍。”

大秦現在是考課制度,科舉還未完全普及,有點像是周朝任人唯親和察舉制的結合體。

這制度的弊端實在太大了,無論是從官員的選拔還是考察來說,原先大秦並未橫掃六合之時,還勉強能用,這地盤一大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要不怎麼秦末之時,一大堆人不戰而降,當了反骨仔呢?

更有甚者,便如同趙佗一般,不僅沒有回師勤王,還自立為王。

若是大秦的官員忠心,大秦哪怕亡,也不會那麼快。

必須要加強秦國官員的思想教育才是呀!

“人人如此……便對麼?”

政哥搖了搖頭,算是認同了這番話,問道:“那你又有什麼法子?”

“簡單呀,咱們弄一個京察便好了,而且要從最遙遠的地方開始察起,不但要讓郡守入咸陽述職,還要派專人前去任職之地實地考察。”

“這個法子,倒是不錯。”

政哥點點頭,笑道:“那便照你說的,定期核查官員。”

“另外,明日春耕播種,罰你去渭水邊幫忙。”

“啊,不要哇,怎麼還要罰。”

【恭喜宿主,杜絕了趙佗割據嶺南的所有可能,大秦國運上漲,獎勵改良水紡車圖紙。】

誒?

紡車圖紙?

贏子季的小臉蛋愣了下。

其實在周朝之時,便已經有紡車了,但僅僅能做到織造麻布,絲綢。

像棉花這種更精細的材料,是沒法仿製成布的,現在大家用棉花,也僅僅是夾在了衣衫之中,起到保暖的作用。

若是能將棉花紡成棉布,那可是舒服的不行呀!

絲綢金貴是金貴,摸起來也舒服,但其實穿起來滑溜溜的,哪比得上棉布舒服?

說完之後,政哥留著扶蘇和贏子季兩人吃了午膳。

今日倒是沒留嬴子季在寢宮留宿。

畢竟明日他還-得下地幹活呢。

第二日,政哥便將御史張蒼和李斯召入宮中,讓兩人主持京察之制,每過三年,便會將秦國上下,各郡縣官員審查一遍。

御史本就是在咸陽起到監察百官之職,但承辦此事的李斯,原本是應當由馮去疾來的。

但馮去疾卻是世家的代表,天下官員有半數都與世家聯絡密切,若是將此事的決定權交給世家,恐怕會成了剷除異己,保護黨羽的工具,故而才讓李斯來辦。

至於張蒼,乃是荀子之徒。

御史監察的百官,也僅僅限於大秦朝堂之上的百官。

而各地的官員,則都是由御史手下各郡縣的縣使,郡使監督,說到底還是歸郡守去管。

若是中央強盛還好說,一旦出了亂子,這簡直就是一個個不受管控的土皇帝。

書籤 上一章 <?php if($prevpage_url != ''): ?> 目錄 下一章 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