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見李峰聽懂了,繼續道。
“用活人儲存瘟疫,每儲存十五到三十天,就會死去一人。不僅僅有違天和,更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
“有一些話你可能聽不懂。”
“但此次能治癒瘟疫,運氣佔了絕大部分。”
“一旦瘟疫在活人體內儲存期間發生變異,導致我們的藥石無法治療。”
“只要傳播開來,大京將再次成為疫災區。”
李峰嘆口氣道:“真是可惜了,要是能借此機會滅掉河疆和南詔就好了。”
沈浩微笑道:“堂舅哥,屠殺無辜百姓本就有違天和。”
“瘟疫這種東西啊,最好還是徹底消滅得好。”
“而且任何事情物極必反。”
“落日朗出手在先,我們可以用瘟疫反擊。”
“若是我們主動大範圍擴散瘟疫,早晚會自食惡果。”
“再說了,以後我們還會有比瘟疫更可怕的武器。”
“幹嘛非要用瘟疫這種不可控的招數,去傷害無辜的百姓。”
“一旦大規模擴散瘟疫,在威懾到敵人的同時,最可能先嚇到的是我們大京的百姓”
“若是勝利換來的是失去民心,那這樣的勝利不要也罷。”
李峰聞言點頭,總算不在覺得惋惜。
沈浩也鬆了口氣。
他還是挺擔心堂舅哥會為了勝利而私自傳播瘟疫。
若是他真這麼做了。
以當下大京的國情。
哪怕大京大獲全勝,將會承受極為嚴重的政治後果。
其中最可怕的便是喪失合法性,統治根基動搖。
這是最直接、最致命的後果。
要知道,在古代政治哲學的核心是“天命”觀念和“民本”思想。
統治者被稱為“天子”,其權力被解釋為“天”所授予。
而“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如果統治者殘暴無道,屠殺子民,哪怕是屠殺敵國。
還是等於失去了“天”的眷顧,其統治的合法性會徹底崩潰。
這會給其他競爭,比如前朝起義軍、地方豪強、外敵,提供“替天行道”的完美藉口。
直到喪失“天命”。
到那時候,大京可就完蛋了。
這就是漢人古代皇朝統治的複雜性。
“妹夫說得不錯,孤也不贊同用瘟疫對敵。”李宏聽到沈浩的話,笑著走過來。
“孤還記得妹夫當時說的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如按照妹夫曾經所說的文化入侵,直到書同文,車同軌,才能真正奠基大京成為不敗王朝。”
沈浩見到來人,立刻道:“大舅哥教訓的是。”
李峰也道:“太子殿下教訓的是。”
李宏聽到李峰還是這麼生分開口笑道:“李峰,你和孤是兄弟,以後無需太子太子的稱呼。”
“而你比孤大一歲,以後你稱呼孤為皇弟便可。”
李峰還想執著,但最後認可了道:“是,皇弟。”
李宏笑了笑道:“對了,這是京師來信,孤可能等不到落日朗成為我大京附屬國的那一天了,需要先回京師。”
“對了,父皇和母后都特地交代說,如今落日朗和兩州瘟疫都得到控制,便讓妹夫一起回去。”
“這次論功行賞,妹夫極可能成為大京皇朝第一位雙世襲國公。”
“……”
京師。
朝堂之上因為沈浩封賞之事已經吵翻天了。
沈浩此次的功勞已經大到要捅破天了。
治療瘟疫,保住兩州之地千萬百姓。
又控制洪水,全滅落日朗大軍,讓大京邊關避免戰火。
甚至還可能一舉收服落日朗。
關鍵本身還是國公,世襲的那種!
這一下,文武百官是真不知道該如何封賞沈浩。
而且沈浩的名望在大京皇朝已經達到一個極其可怕的高度。
秦州已經有百姓為沈浩建立廟宇真神,每到雨季都要祭拜沈浩。
就連兩州之地,瘟疫得到控制之後,也有當地百姓自發提議為太子和沈浩建立廟宇。
現在虛弱人都說,太子是玉帝下凡,沈浩則是文曲星君下凡。
未來只要有太子和沈浩在一天,大京必將永世昌盛。
並且這樣的言論,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刻意推動,傳播得非常快。
沈浩在回京師的路上。
他打聽訊息後,就覺得不對勁兒了。
這種名聲,對大舅哥來說,是如虎添翼。
可沈浩很清楚。
如此名望對他來說,特別是在皇權至上的時代,對他來說,有害無益。
或許兩州之地因為大京週報的傳播,讓他在兩州之地的百姓心中的名望有所提升。
可絕沒有京師傳播的那麼誇張。
沈浩不用想就知道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
雖然他不知道是誰針對他,但這些日子唯一針對過他的,只有輕語樓那件事。
說不定輕語樓的幕後主使,和這次推波助瀾就有關係。
他的成長過快了,終究是威脅到皇權了。
自古無情帝王家。
如果有一天他的名望壓過了皇權,或許連大舅哥和岳父都會覺得他是威脅。
沈浩太清楚自己的性子。
將他放在廟宇,他六根不淨。
將他放在政界,他狼性不足。
或許他可以帶上沈家造反。
先拋開老爺子會不會造反不說。
大京內亂,傷的只能是大京的百姓。
哎,是時候激流勇退了。
一天後。
朝堂之上。
韋家韋清和趙如風據理力爭:“趙侍中,沈浩有功,我們都清楚。”
“可如今落日朗還並未臣服於我們大京,兩州之地的瘟疫也還沒完全清除。”
“這麼早地給沈浩論功行賞,是否過於著急。”
“而且雙世襲國公,自大京建朝以來,從沒有出現過,有違祖制。”
薛家薛懷義也開口:“沒錯,封賞也要等所有事情都結束後,再行封賞。”
鄭國公聞言氣得不輕,他怒罵道:“你們這群狗東西,沈小子的功績有目共睹,怎麼就不能封賞了。”
“而且陛下都沒說什麼,你們急什麼。”
“難不成怕沈小子權勢大了,抓住你們不乾淨的尾巴!”
楊典據理力爭:“鄭國公,你莫要血口噴人!”
一時間,文武百官徹底爭吵起來。
特別是武將,都覺得沈浩大機率能收服落日朗。
如此功績,雙國公怎麼了,反正他們武將是服氣的。
這時候。
沈浩和李宏出現在大殿外。
沈浩遠遠的就聽到大殿內的爭吵。
他終於明白岳父為何會在瘟疫和落日朗事件沒有解決之前,提前召他和大舅哥回京了。
若是他不回來,讓文武百官在這麼吵下去。
說不定他會被傳播就成仗著功勳禍亂大京的妖孽了。
真是嘲諷,他們這個民族無論再怎麼強盛,就一點不好,內鬥太嚴重了。
果然,他路上做出激流勇退的決定是對的。
這時候護衛高喊:“太子殿下與沈國公覲見。”
頓時,原本喧鬧的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的都整齊看向大殿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