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琴剛回到家喝口水,王二英就過來了,拎了半籃子鮮棗,
“今天回孃家,幾個小子剛好打棗,我就帶回了一些,送來一些給你嚐嚐。”
李香琴捏了一個,稍微擦了下,咬一口,“好吃,脆甜。”
“是吧,這棵棗樹還是我小時候爸媽種下的,一晃眼也幾十年了,時間過的真快。”
王二英摸了摸眼角的皺紋,感嘆歲月不饒人,
“一眨眼,我們都老了。”
“都是當奶奶的人了,能不老嗎?”
李香琴抬手撫了撫眼角,臉皮鬆弛的都能夾死蚊子了。等她掙到錢了,去做個大拉皮,把多餘的褶子裁了。
“我今日過去時,遇見我那老姐妹了,也就是禾苗媽,她讓我謝謝你。”
說好一個月試用期的,結果到開工資的時候,香琴直接開了四十,再加上加班費,上個月禾苗一個人拿到了五十五塊的工資,可把她高興壞了。
都趕上她家老子的工資了,禾苗媽很感激,得知她回孃家,特意過去找她嘮嗑,讓她代替自己感謝李香琴這個好老闆。
“沒啥,禾苗幹活勤快,上手快,我自然不會虧待她。”上個月一直很忙碌,她要求加班,小姑娘一聲沒喊累,從頭幹到尾,一點不偷懶。
這麼好的員工,她肯定要留住的。
當然,大家熟悉後,才知道禾苗媽媽得了塵肺病,很嚴重,需要花很多錢,她也就懶得用什麼試用期了。
小姑娘的勤快,值得她給予肯定。
“你以後肯定是個好老闆,但有時候也得量力而行。”王二英輕笑一聲,這年頭,受苦的人多了去了,哪能照顧的過來?
“這個你放心,我畢竟也算是半個生意人,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李香琴被二英逗笑了,她雖然是俗人一個,有時候還比較感性,但善心也是分人的。
在不破壞原則的情況下,給予適當的幫助有利於工作,別的她暫時沒能力,也沒有那個心。
就現在而言,她的日子也就稍微好一點,哪有精力去幫助別人?
“對了,劉順咋樣,能管理好大棚不?”那人雖然是蔬菜廠的技術師傅,她也不知道有沒有水分?
“有兩下子,反正比我強。”她隔三差五的去一趟,幫著把黃瓜番茄苗種下去,目前長勢良好。
“那就好。”王二英點頭,兩人說了會話,就起身離開了。
轉眼,進入十月底,天氣轉涼,氣溫下降,大棚上的草甸子全都蓋上了。
第一茬韭菜終於可以收割了。
她割了一三輪車回來,剛好是兩天的量,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總感覺自己種的韭菜格外的香。
而且,自己收割的韭菜乾淨,好收拾,用起來也格外順手。
“大姑,我們終於吃上自己家種的蔬菜了。”
“自己種的菜用著不但放心,還省錢省力又省時,隨時需要,隨時有。”
何苗抱著一捆韭菜,笑眯眯的附和一句。
自從她把工資帶回家,她媽高興過後,就交代她好好幹,別辜負人家的心意。
說遇見一個好老闆不容易。
她也覺得餃子館不錯,雖然沒幾個人,但大家對她都很照顧,她也喜歡這裡,肯定得好好幹。
“說到底,還是老闆有遠見,幹生意的這麼多,就咱們老闆想起自己種菜,自給自足。”
蘇桂蘭看著李香琴,眼裡都是佩服。
同樣都是退休的老太太,她孃家媽自從退休後,就什麼也不幹了,偶爾讓她幫忙看個孫子,都抱怨連天。
說她都是退休的年紀了,應該頤養天年,享受兒女孝敬了,沒想到還要當老媽子。
這樣的話,每次回孃家她都要聽一遍,耳朵都起繭子了。作為親閨女聽著都煩,更別說幾個嫂子了。
所以啊,人跟人真是不一樣。瞧瞧她家老闆,退休後才開始創業,乾的有聲有色不說,點子還特別多。
這才多久,不但開了餃子館,還建了大棚,用不了多久,她家老闆肯定還會有其他想法。
她婆婆有一句話沒說錯,她家老闆,肯定是第一批富起來的人。
李香琴看著幾人捧場,心裡也高興。
最起碼她這一陣子的折騰沒有白費,總算是吃到菜了。
“大姑,咱家大棚啥樣?得空了我也想去看看?”
“我也想去。”禾苗舉手,她還沒見過大棚呢。
看著眼巴巴的兩雙眼,李香琴大手一揮,直接答應了,
“這有啥難的,回頭我帶著禾苗認認路,等下趟去帶菜,讓何苗載著你去就行了。”要不是餃子館離不開人,她都想把人全帶去,見識一下她的勞動成果。
不過也不急,等明年開春,郊區的景色好了,養豬場徹底竣工,她把人帶過去郊遊,就當團建了。
隨著天氣轉涼,大棚裡的煤爐子燒上了,白熾燈管也亮起來,大棚的溫度控制在二十度左右。
劉順直接住在大棚裡,爐子上吊著水壺,旁邊烤著地瓜,除了沒人說話,日子還是很滋潤的。
他很慶幸得了這麼個工作,雖然一個人偶爾會覺得寂寞,但一想到每個月都有工資拿,心裡又覺得痛快。
以前在蔬菜廠,人多心思也多,說個話都要小心謹慎,一句話句話不合適,傳到領導耳朵裡,就被穿了小鞋。
現在,完全沒有這種顧慮。
等下次歇班回家,他把家裡的半導體帶回來作伴。聽著小曲兒,幹著活兒,想想就美滋滋。
入了冬,天氣越來越冷,李香琴把棉襖拿出來穿在身上,每天來往於家和餃子館之間。
隔三差五也去趟大棚,自從何苗和李芳熟悉大棚的路之後,運菜的活基本被兩人包了。
知道侄女心疼她,不想讓她來回奔波辛苦,這個孝心她領了。
這天中午,李香琴想趁著午休回來換身衣裳,去泡個熱水澡,剛進家門,就看到客廳裡坐著老二,正滋滋的喝著茶水。
“不晌不夜的,你怎麼突然回來了?”
老二一聽這話,頓時就不幹了,眼神頗為幽怨。
“媽,瞧你說的,我好歹也是這個家裡一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