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我成了何雨柱

報錯
關燈
護眼
第451章 細節決定成敗
書籤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書架

有人說三十結婚生兒育女,時間就會過得特別快,何雨柱深有感覺,不知不覺時間來到了1978年。

年底在電視上看到國家討論是否要改革開放,何雨柱跟婁曉娥商量後果斷辭了軋鋼廠的工作,這事不但在軋鋼廠引了起了鬨動,就連四合院內也是一片譁然。

何雨柱今年不過43,在官場上正是黃金和急速上升的年紀,十年裡累計的人脈以及做飯時交好的領導,只要自己不犯錯,道路不曲折、前途很光明。

大領導知道此事後特意把何雨柱叫到他家裡詢問了他的想法,他並沒有向其他人那樣批評、勸解、謾罵,而且耐心聆聽。

“畢叔,您知道做官並非我所願,我呢也深知自己不是那塊料,我就一廚子,那些年吧時代裹挾,還有就是勾心鬥角太累了,第一次做人如果可以我想活的輕鬆一點。”何雨柱如是解釋。

畢叔笑罵,話語中帶著調侃。“具我所知,除了看門的老秦頭,軋鋼廠沒有比您老更閒的人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是在辦公室摸魚,就是到處溜達。”

哪個狗日的打我小報告,在別人那裡何雨柱無所謂,在畢叔跟前他還是要點臉的,有些事能幹但堅決不能認,何雨柱假裝急眼跳腳大罵:

“誹謗阿誹謗,他們誹謗我,他們在誹謗我!”

裝戲精的同時何雨柱不忘觀察畢叔的反應,見他一副我靜靜的看著你表演的樣子,何雨柱嘿嘿傻笑了坐下企圖矇混過關。

“不演了,這麼大的人還跟個皮猴子一樣。”何雨柱沒來及說話畢嬸笑眯眯插了句:

“別說,演的還真不錯。”接著對畢叔說:“你說把傻柱推薦到文工團專門演猴如何?”

“我看不錯,這上跳下竄的樣子一看就不像演的。”“我記得”“對對對,那回”“...”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說個不停,何雨柱舉起雙手做了某國軍禮:“停停停,二老別唸了別唸了,俺老孫頭疼。”

“哈哈哈。”

“笑了就好。”畢嬸說完起身離開,不忘交代何雨柱,“傻柱你有空多來看看你畢叔,也就你最能逗他開心。”

“好的嬸,正好我這段時間閒著,每週都過來給畢叔做飯。”

“行,你爺倆聊,我去菜場看看有沒有新鮮的菜。”

玩笑開了,該聊正事了,何雨柱先開口:“國家現在不是在討論改革開放的事嗎,我打算下海自己開飯館,您知道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大領導有心考驗何雨柱,“柱子你怎麼能確定國家一定會改開呢,我還沒聽到確切的訊息。”

“討論。”何雨柱來畢叔家之前想好了說法,“這個詞兒是關鍵,電視裡說在討論,說明此事已經定下,只是如何實施,在哪實施,這些可能還沒有商議出結果。”

畢叔點點頭,表揚道,“行,這十來年沒白乾,能看懂新聞聯播了,既然你已經看出來了,我就跟你說說。”

“這個月就在實踐了,鳳陽縣小崗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是包乾到戶,現在正如火如荼。”

“阿。”何雨柱很驚訝,他一直以為深城率先改開,沒想到居然是朱元璋的老家最先改開,這種標誌性事情上學那會應該會考吧,咋自己完全沒印象,難道時間太久忘了。

見何雨柱楞住了,畢叔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同志不要有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學海無涯,活到老學到老。”

“您說的是。”何雨柱真記在心裡了,臉上的小得意消失不見,手微微攥緊,難怪有種說法,假如穿越者沒有金手指,哪怕熟知歷史,回到過去也不過新增一抹黃土。

是阿,國家歷史那麼長,除非專門研究歷史,否則平常人看到那一句、一段、一頁就是古人的一生,歷史大事件同樣如此,一句話概括。

自己知道個時間、地點這是結果,想要成事,中間的細節才是關鍵。

看到自己的話何雨柱聽在耳裡、記在心裡,畢叔欣慰的笑了笑,這也是他最喜歡何雨柱一點,聽得懂好賴話,年輕人取得成績後添些壞毛病不要緊,畢竟這個階段大家都經歷過,自己或經人提醒能夠快速冷靜下來才是根本。

“四九城是首善之地,柱子你明白吧。”領導當久了,說話不是帶著考驗就是模稜兩可,畢叔同樣如此。

何雨柱聽得懂,首都嘛,穩定最重要,在他印象中四九城83-84年左右才算正式開放,這是早的,他前身老家89年左右開始,甚至有些地方92年才開始。

“明白,要先看試點效果,咱們這恐怕還要多看幾年。”

“既然你知道,幹嘛這麼早辭了工作。”畢叔有些不解。

何雨柱把地震時自己的心情、妻子的擔憂、前年的勞累等情況跟畢叔詳細說了一遍,同時表示自己不能佔著位子不拉屎,要給想要進步的同志一些機會。

“原來如此。”沒有人願意做自己不開心的事,更何況這件事危險性還很大,一步出問題不單何雨柱自己,就她妻子那個出身,一家人都得遭難。

“孩子,苦了你了。”畢叔心裡有些慚愧,自己是推手之一,差點一念之差毀了一個家庭,還是自己喜愛的後輩的家庭,如果真出了事,這輩子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

現在想來何雨柱是有些後怕的,當時他沒想那麼多,知道歷史走向,又知道跟著誰能平安,還有金手指,再加上年輕,不想做的話沒人能強迫自己去做。

何雨柱想到那句,“過去了就過去了,這事跟您沒多大關係,如果重來一次,以我當時的閱歷和心智,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望遠山而前行。”

“不錯,這些年沒放棄學習。”畢叔把這事記在心裡,想著以後多幫著出把力,話題有些沉重,兩人不想繼續,默契的轉移了話題。

“時間不是早了,柱子你別的方面進步不小,就不知道廚藝進步沒,退步了我還批你。”

“您擎好,今天不讓您咬斷舌頭算我這些年白乾。”

書籤 上一章 <?php if($prevpage_url != ''): ?> 目錄 下一章 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