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奧運會落幕後,華夏男籃載譽歸國,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
但所有的喧囂和慶祝之後,一場吸引了全球頂級體育媒體目光的賽後釋出會,在華夏的某個酒店會議廳內舉行。
毫無疑問,這場釋出會只有一個主角。
林燃。
長槍短炮密密麻麻,來自ESPN、TNT、BBC、法新社、新華社、央視等世界各大媒體的記者將房間擠得水洩不通。
當林燃穿著一身休閒西裝,面帶些許疲憊但眼神清亮地步入會場時,快門聲瞬間響成一片,閃光燈將他的身影淹沒。
焦點中的焦點
提問環節幾乎成了林燃的獨角戲。
一位新華社記者首先提問,語氣充滿自豪:
“林燃,恭喜你!你實現了賽前的承諾,成功帶領華夏男籃站上了奧運領獎臺,獲得了歷史性的銅牌。此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林燃接過話筒,笑了笑,用一種極其輕鬆幽默的語氣說道:
“感受?最大的感受就是…太累了。說實話,我的膝蓋現在好像在對我抗議,說‘老闆,你再這樣用我,我就要提前退休了。’”
臺下頓時爆發出一陣善意的鬨笑和掌聲。
這種接地氣的回答瞬間拉近了與所有人的距離。
幽默風趣一直是最受歡迎的運動員性格。
笑過之後,林燃的表情變得認真而莊重:
“當然,開個玩笑。真正的感受是,我感覺非常棒,無與倫比的棒。”
他環視全場,聲音沉穩有力:
“這枚獎牌不僅僅屬於我,它屬於我的每一位隊友,屬於我們的教練組,屬於所有支援我們的球迷。”
“它證明了我們華夏籃球擁有巨大的潛力,只要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付出足夠的努力和汗水,我們可以在世界最高的舞臺上,與最強的對手競爭,並贏得屬於我們的榮耀。”
“這對華夏籃球的未來,意義非凡。”
緊接著,一位ESPN的記者提問道:“林,回顧你這不可思議的一年:NBA新秀賽季,你拿到了常規賽MVP、總冠軍、總決賽MVP。現在,又在奧運會上打出歷史級表現並獲得銅牌。你如何評價自己這近乎完美、如同夢幻般的處子年?”
林燃思考了片刻:“如果非要評價的話,我想說,我傾盡所有了(Ileftitallonthecourt)。”
“我發揮了自己所有的能力,也盡了我所能付出的最大努力。”
“我抓住了命運給予我的機會,對此,我感到非常幸運,也非常開心和滿足。但這並非我一人之功,克利夫蘭的隊友們,國家隊的兄弟們,是他們成就了這一切。”
最後,一位TNT的記者丟擲了最關鍵的問題:“林,你已經達到了許多運動員一生都無法企及的高度。我們想知道,在贏得了幾乎所有重要榮譽之後,你接下來的目標是什麼?什麼還能驅動你繼續前進?”
全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他的答案。
林燃目光掃過全場,眼神中閃爍著毋庸置疑的野心和堅定,他緩緩開口,每一個字都清晰而有力:
“接下來的目標?很簡單。”
“新賽季,衛冕NBA總冠軍。”
“然後,四年後,在里約熱內盧的奧運會上,我希望帶領華夏男籃,站上最高的那個位置。”
轟!
這番話如同深水炸彈,瞬間引爆了整個釋出會現場!
記者們幾乎瘋狂了!
相機快門聲達到了新的高峰!
衛冕冠軍是挑戰,但帶領華夏男籃在奧運會上擊敗美國等眾多豪強奪冠?
這簡直是一個瘋狂到極點的宣言!
這在所有人聽來,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從剛剛砍下61分、創造了無數奇蹟的林燃口中說出,卻帶著一種令人心悸的說服力!
看著臺下震驚的記者們,林燃忽然又笑了起來,瞬間打破了凝重的氣氛,恢復了之前的幽默:“當然,在實現這些目標之前…”
他頓了頓,俏皮地眨了眨眼:
“我的首要目標是享受一個完美的假期。”
“我已經像陀螺一樣連續轉了快一年,現在是時候關掉手機,好好曬曬太陽,讓我的膝蓋徹底放鬆一下,最重要的是,多陪陪我的家人了。”
“工作很重要,但生活同樣重要,對吧?”
“生活不只有籃球。”
在一片笑聲和掌聲中,林燃結束了採訪,起身離去。
但他的宣言,他所締造的神蹟,仍在會場內外,在全球的體育媒體上,持續發酵,傳得沸沸揚揚。
一個新的“林燃時代”的藍圖,似乎已經被他親手勾勒出來。
奧運會結束後,林燃兌現了他的承諾,徹底消失在公眾視野中。
他帶著蘇雨晴,先是去了陽光燦爛的三亞,在私人海灘上享受難得的靜謐時光,隨後又飛往了宛如天堂的馬爾地夫,碧海藍天之下,只有彼此和徹底的放鬆。
社交媒體上只有零星幾張風景照和背影,沒有任何籃球相關的內容。
他彷彿真的將一切都拋在了腦後,專心致志地修復身體,陪伴愛人。
九月初,在享受了將近二十天的悠長假期後,林燃重新露面,參加了耐克在國內舉辦的盛大籃球活動,地點選在了美食與休閒之都——成都。
而這次活動,耐克特意安排了另一位超級巨星作為他的搭檔、
勒布朗·詹姆斯。
這無疑是耐克商業上的妙筆,將兩位新舊勢力的代表人物齊聚一堂,話題度拉滿。
9月3日,成都活動現場,人山人海,氣氛熱烈。
當林燃和詹姆斯同時出現在舞臺上時,粉絲的尖叫聲幾乎掀翻屋頂。
在無數的鏡頭和粉絲面前,詹姆斯展現了他極高的職業素養和情商。
他熱情地與林燃擁抱,笑容燦爛,不斷主動地與林燃交流,討論著剛剛過去的奧運會,討論著新賽季,甚至討論起成都的火鍋和美食,語氣親切得像一個認識多年的老大哥。
他毫不吝嗇地對林燃的奧運表現表示讚賞。
“嘿,兄弟!61分!那太不真實了!你讓整個美國隊都做了噩夢!”
詹姆斯摟著林燃的肩膀,對著鏡頭哈哈大笑。
林燃也保持著禮貌和客套,微笑著回應,感謝他的稱讚,氣氛看起來融洽無比。
兩人在活動中互動頻繁,完成了所有預設的環節,滿足了所有粉絲的期待。
然而,活動結束,喧囂散去。
在返回下榻酒店的VIP電梯裡,只有他們兩人和各自的保鏢。
電梯門關上,隔絕了外面的世界。
剛才在臺上的熱情和笑容彷彿瞬間從詹姆斯臉上蒸發。
他只是微微側過頭,對著林燃的方向,極其簡單地點了點頭,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甚至連一個禮貌性的微笑都欠奉。
眼神平靜,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和距離感。
林燃也只是平靜地回以點頭,沒有任何意外或不適。
電梯裡空氣安靜,只有執行時的細微嗡鳴聲。
林燃對此習以為常。他完全理解這種“臺上臺下”的差別。
這才是職業體育世界最真實的模樣:
公眾面前,他們是商業夥伴,是可以互相恭維的同行。
但關起門來,他們是即將在戰場上拼個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是彼此王座最有力的挑戰者。
詹姆斯的熱情是給粉絲和鏡頭看的,而電梯裡的沉默和距離,才是留給對手林燃的。
新賽季的硝煙味,似乎在這安靜的電梯轎廂裡,提前瀰漫開來。
衛冕之路,從這一刻起,已然暗流湧動。
成都活動的喧囂如同潮水般退去,鎂光燈和粉絲的尖叫被隔絕在訓練館的厚重牆壁之外。
在這裡,只有籃球撞擊地板的單調回響,球鞋摩擦發出的尖銳吱嘎聲,以及兩個身影專注的喘息聲。
林燃在結束完國內和耐克方面的各種活動後,又恢復了訓練。
他的膝蓋傷勢已經好的七七八八了。
在商業活動結束後的第二天,林燃聯絡了郭艾倫。
地點是CD市郊一個相對僻靜、但設施齊全的私人訓練中心。
對林燃而言,承諾過的事情,遠比商業活動和短暫休憩更重要、
尤其是在他看到了郭艾倫身上那股與自己相似的、對籃球近乎偏執的渴望之後。
當郭艾倫提前半小時趕到訓練館時,發現林燃已經在那裡了。
他沒有在投籃,而是正在進行一套膝蓋恢復和強化訓練。
“燃哥!”
林燃做完一組動作,才抬起頭,擦了把汗:“來了?先熱身,充分點。你的腳踝、膝蓋、髖關節、肩膀,每一個關節都活動開。職業壽命長短,往往取決於這些細節。”
郭艾倫重重點頭,立刻照做。
他深知,能得到剛剛在奧運會上封神的林燃的親自指導,是多麼珍貴的機會。
熱身完畢,林燃拿起一個球,沒有花哨的動作,只是最基本的體前變向、胯下、背後運球,但節奏、力度、身體重心的控制,卻讓郭艾倫看得目不轉睛。
那是一種化繁為簡、每一寸肌肉都彷彿為籃球而生的極致掌控感。
“艾倫,看好了。”
林燃的聲音平靜,“你的速度很快,這是天賦。但在NBA,或者高水平NCAA,只有快是不夠的。你需要的是節奏。”
他演示起來:“就像這樣,快速的體前變向,接一個短暫的懸浮停頓,觀察防守人的重心,哪怕只騙到0.1秒,接下來的爆發才能事半功倍。”
“而不是一味地低頭猛衝。”
他讓郭艾倫模仿,然後一次次地糾正他的細節:“肩膀下沉!”
“眼睛看前方,不是看地板!”
“核心收緊,不是用手臂發力運球!”
接著是投籃。
林燃看著郭艾倫練習了幾次中遠投後,叫停了他。
“你的出手點有點低,而且出手速度可以更快。”
林燃拿起球,示範了一次快速的接球投籃動作,“在高強度防守下,你沒有太多調整時間。起球路線要直接,手腕發力要乾脆,想象籃球是你手臂的延伸。”
他讓郭艾倫在不同角度、接他各種方式傳球,立刻出手。
“不要追求每一個都進,先追求節奏和速度!快!再快!”
郭艾倫練得氣喘吁吁,命中率起初慘不忍睹,但在林燃不斷的“快!”、“果斷!”的催促下,動作逐漸變得流暢迅捷起來。
訓練中最艱苦的部分,是防守腳步和意識練習。
林燃親自扮演進攻者。
“來,防我。”
林燃持球,眼神瞬間變得銳利。
郭艾倫擺好防守姿勢。
林燃一個簡單的交叉步,結合肩膀的虛晃,郭艾倫的重心瞬間被帶動!
林燃輕鬆突破過去。
“不行!重心太高了!屁股沉下去!相信我,防守是贏得信任的第一步!”
林燃毫不客氣,“再來!”
又一次,林燃用連續的胯下運球和節奏變化,再次過掉郭艾倫。
“預判!不要只盯著我的球,看我的肩膀和髖部!那才是真正移動的方向!”
一次又一次,郭艾倫被林燃用各種方式“上課”,。
挫敗感開始湧現。
林燃的進攻技巧太豐富,閱讀防守的能力太強,哪怕不用全力,也讓郭艾倫疲於奔命。
但林燃沒有停止,語氣甚至更加嚴厲:
“這就受不了了?NBA的後衛,更快、更強壯、技巧更多!”
“想想你奧運會防吉諾比利、防美國隊後衛的時候!你需要的就是這種強度的對抗!”
汗如雨下,郭艾倫的球衣早已溼透,但他咬緊牙關,眼神中的不服輸被徹底激發出來。
他一次次被過掉,又一次次更加兇狠地撲回來,努力嘗試著應用林燃的指點。
終於,在一次防守中,郭艾倫成功預判了林燃的轉身方向,提前卡住位置,造成了林燃的帶球撞人!
“好球!”
林燃第一次出聲讚揚,雖然他自己被撞得也咧了咧嘴,“就是這樣!用你的腦子防守!”
短暫的休息時間,兩人坐在場邊補充水分。
林燃看著身邊這個氣喘吁吁卻眼神發亮的後輩,開口道:
“艾倫,技術和身體可以練,但最重要的是這裡。”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臟。
“以及這裡。”
又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踏出舒適圈,去NCAA,你會遇到無數個像我今天這樣打爆你的人,甚至比你更強、更壯、更快的人。”
“你會坐冷板凳,你會懷疑自己。但記住這種被擊倒又爬起來的感覺。每一次失敗,都是為了讓你更清楚自己的弱點在哪裡。”
“記住,你去那裡不是當核心的,是去學習,去適應,去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吸收一切能吸收的東西。學習他們的語言,學習他們的戰術體系,學習他們的訓練方法,甚至學習他們如何生活。然後,把這些帶回來。”
郭艾倫用力點頭,將林燃的每一句話都刻在心裡。
“燃哥,謝謝你!我…我一定不會給你丟人!”
林燃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是給我丟人,是給你自己,給未來所有想走出去的華夏球員爭口氣。”
“證明我們不僅能在家門口打好球,更能走出去,在世界最高的籃球殿堂裡站穩腳跟。”
接下來的幾天,林燃系統地給郭艾倫安排了訓練計劃。
包括針對性的力量訓練、持續性的投籃穩定性練習、觀看NBA頂級後衛的錄影學習無球跑動和防守選位、甚至包括簡單的英語籃球術語和對活場景模擬。
林燃毫無保留地分享著自己的經驗,從如何應對媒體,到如何管理身體,再到如何在關鍵時刻保持冷靜。
他對郭艾倫的要求極其嚴格,每一個動作細節都不放過。
郭艾倫也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和學習能力,他像一塊乾涸的海綿,瘋狂吸收著一切養分。
他的運球變得更加穩健,投籃選擇更加合理,防守意識也有了顯著提升。
更重要的是,他對未來挑戰的認知和信心,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訓練的最後一天,林燃將一份詳細的訓練建議和一份他透過經紀人比爾·達菲初步聯絡的、幾家可能適合郭艾倫的NCAA一級聯盟大學的評估報告交給了郭艾倫。
“路,我給你指了。能走到哪一步,看你自己了。”
林燃的語氣平靜,卻蘊含著巨大的期望。
郭艾倫接過那份沉甸甸的檔案,眼眶有些發紅,他深吸一口氣,對著林燃深深鞠了一躬:“燃哥!大恩不言謝!等我學成歸來!”
林燃扶起他,笑了笑:“別整這些。好好練,將來在國家隊,我還等著你給我傳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