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嶽不群話鋒一轉,語重心長道:“縱使你身為華山首徒,將來要執掌門戶,但為師尚在,你終究是僭越了。”
“若不責罰,門下弟子效仿成風,華山豈不亂了章法?”嶽不群仰頭閉目,語氣悠沉,“你日後又如何統領華山?”
令狐沖聞言,猛然抬頭,滿臉不知所措,脫口道:“弟子從未想過繼承掌門之位。”
“胡鬧!”嶽不群拍案而起,震得杯盞叮噹作響,“你不接任誰接?”
“為師這把年紀,你難道要看著我操勞至死都不肯分擔?”
“噹啷”一聲,令狐沖手中長劍落地,連連叩首道:“弟子自是願為師父分憂解難。”聲音已帶哽咽。
嶽不群長嘆一聲,衣袖輕拂,語氣竟是前所未有的溫和,“罷了,且去思過崖靜思己過。”
“日後行事,當三思而行。”
“大有,為你師兄收拾行裝,送他上山。”
陸大有肅然應道:“弟子遵命。”
令狐沖抬首望向嶽不群,眼中泛起波瀾。
此刻方覺為區區惡賊令師父師孃憂心失望,實非大弟子所為。
當即抱拳沉聲道:“弟子定當深刻反省,不負師父教誨。”
待令狐沖退下後,裘圖執盞輕抿,眼底思緒翻湧。
這嶽不群今日一反常態,究竟意欲何為?
他總不能未卜先知,料到風清揚會傳授令狐沖獨孤九劍。
更何況田伯光已死,無人與令狐沖比劍,風清揚至多不過與他論論石壁武學罷了。
倒也不好說,原著中風清揚言說令狐沖合他性子,與他年輕時有幾分相似。
估摸著是有傳功念頭,只是沒了田伯光,風清揚應該還會再考察些時日,或許數月或許數年也說不定。
宴席散後,嶽不群親自將裘圖送至專門安排的別院,於院門前駐足拱手道:
“裘幫主且在華山小住,若有需要,儘管吩咐門下弟子。”
“如今既知劍宗欲來生事,嶽某須閉關數日,臨陣磨槍。”
“請恕嶽某失陪之罪。”
裘圖含笑還禮道:“嶽掌門自便即可。”
待嶽不群離開,裘圖掩上房門,進入屋中練功。
他心有猜測,嶽不群所謂的閉關,怕不是去朝陽峰,而是要去雲臺峰暗中窺探風清揚。
自己隨口編造的高人之說,顯然是讓嶽不群心生警惕,想到了風清揚身上。
不過此言倒也不算全然虛妄。
原著中封不平等人敗走後,左冷禪確實安排了十二名黑道高手相助他三人,意圖圍殺嶽不群。
或許左冷禪最開始是有打算請自己出手,但誰叫光一個泰山派天門道長,自己就要了他一枚大還丹。
估摸著左冷禪覺得自己要價太貴,給不起價,故而未再提及此事。
翌日,晨光熹微時分,裘圖正在房中運轉內力,欲貫通第二處微周天。
忽聞院外腳步聲漸近,當即收功推門而出。
只見長沙鏢局眾鏢師已將練功所需之物運至華山。
這正是勢力雄厚的好處——無論身在何處,修煉資源皆能源源不斷。
眾人先是躬身拱手拜見裘圖,隨後由鏢頭親自上前給裘圖呈上了兩封書信。
其餘鏢師們則動手將五仙血釀及各類大補藥材搬至屋內,分置妥當。
更特意留下一名醫師,專司每日熬製藥膳。
裘圖拆開素箋,著眼看去。
這封一看便是林夫人所書。
字跡筆走龍蛇,勢挾風雷,橫如劍戟,豎若懸鋒。
毫無優柔之態,自成霹靂之書。
幫主尊鑑:
別來四月,幫中諸務悉如舊制,上下安和,幸無貽誤。
犬子平之蒙賜九陽真傳,輔以藥石調攝,兩月前已得氣機萌動之象。
如今日夜苦練斷魂掌,未負幫主教誨。
另有一事稟告:自幫主遠行之日,妾身便遣人將曲姑娘接至幫中安置。
不意三月前,曲姑娘忽得家書,知悉其祖父因幫主之事而歿,遂辭別鐵掌幫,黯然離去。
近聞峨眉嚴掌門因其頗具慧根,已收為座下弟子。
嚴掌門特囑妾身得便時,當為幫主詳述原委。
妾身本不欲以瑣事相擾,然曲姑娘堅請轉遞書信一封,故順附於函,兼陳幫中近況。
江湖風波惡,伏惟珍攝。
——屬下林門王氏謹啟甲辰年六月十八
裘圖展信覽畢,神色如常。
繼而展開另一封素箋,但見紙上僅書二字——為何。
字跡雖工,卻筆勢逡巡,濃如血泣。
沉吟片刻,裘圖提筆在信箋背面寫下“正魔”二字,交予鏢師道:“回程時將此信轉寄峨眉。”
晨昏更迭,星移物轉。
八月十三,玉女峰頂。
雲靄氤氳,如紗如幕;峰巒隱現,恍若仙境。
近日以來,華山弟子皆能聽到隱隱雷音似自雲煙深處傳來,時斷時續。
別院外,裘圖閉目盤坐崖邊,周身熱浪翻騰,衣袍鼓盪間髮絲飛揚。
左掌勞宮穴內力充盈,正以意念為引,循著峨嵋九陽功圖錄所示,徐徐貫通相應浮脈絡脈。
閉關兩月,功行漸深。
那峨嵋九陽功所載三十二幅微周天圖錄,第二幅已貫透過半。
照此進度,再有兩月便可徹底貫通這第二處微周天。
平均一處微周天,裘圖需修行四月,三十二處微周天,大抵七年即成。
當然,人體三百六十五穴皆可貫通微周天。
然浮絡細微,念難及察。
無對應圖錄指引,非明心見性、天人合一,無從續修。
對此,裘圖早有計較。
峨眉九陽功在攻,少林九陽功主防。
若始終不得頓悟之機,待此三十二處微周天貫通後,便轉修少林九陽功。
屆時將餘下三百三十三穴一一盈滿,閉穴蘊養,成就無漏之體。
唯一可惜的是,此地無深潭可修化骨如蛟之法,又非自家地界不便遠行。
兩月來,蛇行篇章始終未能習練。
所幸雷音淬骨頗有進境。
裘圖但覺氣力日增,身上鐵錫碑已輕若薄衫。
待下山後,當往鏢局命人改制,再添分量。
正當靜心修煉之際,忽聞雲深處腳步聲漸近。
裘圖徐徐收功,取玄色佛珠在手,指間輕轉,口中誦吟。
“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
“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
誦經聲清朗,與山風相和。
待腳步聲止於身後,佛偈亦恰到好處地收聲。
甯中則立於三步外,青衫素帶,抱拳道:“裘幫主,師兄請往正氣堂一敘,言有要事相商。”
哦?專程要我去正氣堂?
莫不是獨孤九劍到手了?
不,應該沒這般輕易。
裘圖心思電轉間,已拂衣起身,朝甯中則略一頷首道:“有勞引路。”
遂隨其往雲臺峰行去。
山徑蜿蜒,棧道懸空,二人轉眼沒入雲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