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短影片通古代,歷朝歷代集體破防

報錯
關燈
護眼
第30章 屢敗屢戰,劉備艱難的創業史
書籤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書架

“不對啊?”

“這劉備既然是中山靖王之後,就是我劉邦的血脈,怎麼會落得個市井裡賣草鞋的下場呢?”

漢初。

劉邦皺著眉望向天幕。

蕭何目光掃過天幕,也面露困惑:“按照仙幕所言,這劉備確是宗室血脈。”

“按我大漢規制,宗室子弟即便分封偏遠,也該有衣食俸祿,怎會讓玄孫落到市井謀生?”

樊噲湊到天幕下,眯著眼反覆看“推恩令稀釋三百年”幾字,粗聲問道:“陛下,這‘推恩令’是啥?”

“莫非就是這玩意把陛下的後人搞得不如百姓?”

“推恩令?”

劉邦重複著這三個字,指尖在案上輕輕敲擊,“乃公只定了‘非劉氏不得王’的規矩,哪有什麼推恩令?”

“不對……這三個字乃公好像聽過。”

“是了!天幕先前提到過,好像是那個叫劉徹的後輩搞出來的玩意。”

“推恩令……”

“稀釋了三百年……”

“推恩令……”

劉邦何等聰明,結合劉備的處境,頓時想通了其中的奧妙。

“莫不是那個叫劉徹的小輩為了削諸侯王,想出來的法子?”

劉邦望向天幕。

他當年分封同姓王,乃是穩固江山,擔心像前秦一樣落得二世而亡的下場。

但他的心底,同樣也怕後世諸王有朝一日勢大作亂,威脅中央。

莫非劉徹為了防這個,竟把宗室的封地拆得七零八落?

“應當是如此。”

張良同樣聰慧過人,捻著鬍鬚,很快有了自己的推測,開口道:“陛下,依天幕‘稀釋三百年’之言推測,這推恩令想必是讓諸侯王將封地分給所有子嗣,而非僅傳嫡長子。”

“如此一來,代代分封,封地便會越分越小,到了劉備這一輩,中山靖王的封地早已拆成無數小塊,連俸祿都難以維繫,最終淪為平民,倒也說得通。”

“這混賬小子!”

劉邦頗有不爽,“乃公立宗室,是為了讓劉氏子孫守住江山,就算他要削藩,也不能讓他們連飯都吃不上啊!”

張良笑著搖了搖頭。

他倒是理解劉徹的做法。

沒看天幕怎麼說嗎,光這個中山靖王劉勝,就一口氣生了一百二十多個兒子!

如果都像他這麼能生,劉姓宗室日益壯大是必然的。

如果像劉邦的想法一樣任由朝廷養著這些人,可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甚至有可能拖垮帝國的財政。

張良看破沒有說破,倒是一旁的蕭何經過盤算後,嘆了口氣:“陛下,若諸王勢大,恐生叛亂,後世帝王也是無奈之舉。”

“至於推恩令,如果宗室人人都像中山靖王這般……身強力壯,子嗣頗多,若由中央養著這些人,對於國家財政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唉,真是……”

劉邦搖了搖頭,話雖沒說完,他的心底卻也明白此事中的諸多無奈。

一時之間似乎也想不出比推恩令更好的辦法,劉邦索性也就不想了。

他望向天幕,感慨道:“這劉備也是個硬骨頭,頂著個毫無用處的宗室名頭,靠織蓆販履餬口,還敢跟曹操、孫權那些世家子弟爭天下,還這沒給乃公丟臉!

“乃公倒還真想看看他這個這織蓆販履的宗室子弟,是如何在亂世裡闖出一片天的!”

……

與此同時。

有著和劉備類似經歷,因推恩而淪落民間的漢光武帝劉秀,倒是頗有惺惺相惜之感。

想到仙幕提到過的‘四百年大漢被夷陵一把大火澆滅’,劉秀搖了搖頭。

“可惜了,此人未能像朕一樣再造大漢。”

類似的處境,劉備卻未能再造大漢,惹得劉秀一陣惋惜。

假使劉備能再造大漢,那就真的是天命在劉了,真能做到萬世一系也說不定。

“說起來,劉備的處境,朕倒是有些責任,只是朕也想不出比這推恩之法更好的方法了。”

看到劉備悽慘的境地,劉秀不由在想,要不要讓朝廷稍微照顧一下這些個流落在民間的宗親?

……

【可就是這個“沒人看得上”的劉備,在二十四歲那年,攥住了命運遞來的第一根稻草。】

【此時黃巾起義爆發,朝廷詔令各州募兵。】

【而這時的曹操,19歲已經是洛陽北部尉,相當於縣公安局長兼武裝部長。】

【小霸王孫策那就更厲害了,不到20歲的年紀,就拿下了江東六郡八十一縣,虎踞江東建立基業。】

【而劉備呢?沒兵沒糧,帶著一個逃犯和屠戶,拉起了一支不到800人的隊伍。】

【《三國志》裡說他們“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演義裡添了桃園結義的熱血。】

【可無論真假,這三個出身底層的人,湊了一支八百人的隊伍,就敢往戰火裡衝。】

【此後打黃巾、討董卓,大小數十戰,劉備憑著軍功換了個安喜縣尉的職位。】

【他以為這是出頭的開始,卻沒料到東漢朝廷的腐敗早已爛到根裡。】

【劉備剛上任不久,緊接著朝廷的通告就來了,凡是靠軍功得到的縣級官位,全部直接罷免。】

【當時漢靈帝為了斂財,需要空出這些位置方便賣官鬻爵,更是不惜將有功之人革職,空出崗位來,明碼標價,賣官鬻爵。】

【後面督郵來縣裡問責,話裡話外都是索賄,劉備忍了又忍,最後終於爆發:他把督郵綁在樹上,杖打兩百,然後掛印而去。】

【第一次“創業”,就這麼潦草收場。。】

【接下來的日子,是無休止的漂泊。】

【投公孫瓚,做了平原相;】

【救陶謙,靠仁義得了徐州,卻也因仁義失了徐州,屁股還沒坐熱就被收留的呂布偷襲,老婆孩子都成了俘虜,無奈投呂布,駐小沛,好不容易攢了一萬兵馬,又被呂布打得落荒而逃。】

【再投曹操,跟著滅了呂布,卻因“衣帶詔”事發,連夜出逃,妻子再次被俘,關羽為保嫂不得已降曹。】

【投袁紹,袁紹敗於官渡,他又得跑路,一路向南投奔劉表。】

【這一奔,就奔到了三十六歲。】

【人到中年,劉備還是個“寄人籬下”的角色,手下兵員不足千人,連塊安穩的地盤都沒有。】

書籤 上一章 <?php if($prevpage_url != ''): ?> 目錄 下一章 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