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寶海拾貝

報錯
關燈
護眼
第35章 江州九龍樁二
書籤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書架

香港風水大師陳先生年事已高,已經封山避客久不問世事。王佳妮請來了當時活躍在港澳內地的鄭國盛,鄭大師。鄭大師正值壯年,在三地風頭勁盛,聽聞此事不禁技癢,欣然答應了王佳妮的邀請。如果能在江州一炮而紅,打下自已名頭,豈不是勝似當年的賴布衣賴大師!

“張總,這位就是港澳知名的鄭國盛鄭大師,這位是江州高架指揮部的張總,”王佳妮為倆人做著介紹,張長勝熱情的握著大師手連連感謝,鄭大師西服領帶油水包頭,金絲邊眼鏡架在鼻樑,寬臉獅鼻與張總印象裡的測字算命堪輿之類的高人相去甚遠。來都來了,有棗沒棗打一竿子再說,張長勝抱著這樣的想法接待了鄭大師。

第二天,張總親自接上鄭大師進到了施工現場,付建民、林阿大他們早早的都等在了那裡。付建民領著鄭大師高一腳低一腳的下到坑邊,掩著口鼻指著說,“大師,就是那裡,”鄭國盛聞到一股撲面而來的腥臭,再一看泛上來的暗紅泥漿,哎呀一聲,扭頭就回到上面,“對不住,張總,此地風水非我能解決,抱歉抱歉,”說完就上車要回去,張總他們也是莫名其妙的勸不住。回到賓館鄭大師就急著訂機票,王佳妮最後說鄭大師你總得留句話吧,就這樣一走了之,今後還要不要名聲了!此時,鄭國盛才道,“此地乃三煞之地,王小姐,我福緣淺薄,化解不了此等兇險之地!”

大師落荒而走,工地上各種流言像長了翅膀傳開了,“打樁壞了風水,要倒黴三年,”“聽說以前是法場,亡靈陰魂盤踞在此,打樁驚擾了它們,”市政二建整個職工人心慌慌,施工現場一鬨而散,急得指揮部團團轉也想不出好辦法。張長勝頂著壓力先把獎金提前發放給職工,安定了大家的情緒。又發動群眾探訪民間高人,一番調查下來,找到了玉佛寺的正禪法師。“大師,有人說那裡是三煞之地,還望請教什麼是三煞?”張總謙遜的望向正禪法師,法師雙掌合十,“阿彌陀佛,三煞地,也就是由劫煞、災煞、歲煞結合而成的地方。三煞地,不宜動土、破土、施工,否則,必有禍事發生。”張總一聽就急了,“大師,這事關江州的建設大局,事關千萬市民的福祉,懇請大師伸手相助。”

正禪高僧來到東西高架路與南北高架路交叉聯接工地細細察看後,閉目合掌,久久不語。眾人問可有辦法?大和尚沉思良久,然後開口說,已找到問題的癥結。解決的辦法也是有的,但要行一番法事,請動神明靈物讓出打樁的之地。大和尚說完,慨然長嘆,言明他道破天機,恐怕自身在世來日已無多。以身報德,願為江州信眾造福,也為久居的江州建設盡一份心力。

趙東明和李可兒倆人膩在別墅裡,可兒話裡話外都是姆媽催促的婚期之事。腳邊烏老大和銀狐環繞,銀狐高冷如初,烏老大上下亂竄。“阿彌陀佛,趙施主可在家,”院外一聲佛號,傳入屋內。東明和可兒一起來到院門,正禪法師一身袈裟站在門外,“大師,有禮了,快快請進,”正禪到了院中打量了一番聖母像,邁步進到客廳,停住了腳步,只見前面地板上蹲著一黑一白兩隻異獸。“銀狐、烏老大,快來拜見正禪大師,”趙東明對著雙獸正色喝道,烏老大一竄上前就抱住了大師的腿,銀狐卻是優雅上前屈腿俯首蹲下,“好、好、好,趙施主果然名不虛傳,”正禪開懷一笑。

“可兒施主,新年好,阿彌陀佛”,大家坐下後,“大師,請用茶,”可兒乖巧的捧上茶水,趙東明詢問法師的來意,正禪泯口茶後道出了詳情。民國十五年,阿寶(正禪未出家前)14歲隨師傅來上海謀生,師傅堪輿風水手段一流,江湖有名的風水大師。恰逢青幫杜月笙義薄雲天,好結交江湖異士,就投入到了他的門下。那時候杜先生在青幫地位不高,處處被人壓著一頭鬱悶寡歡。他師傅就堪中一塊龍脈地,龍脈分主脈、分脈、支脈,他選中的恰恰是支脈蛟龍棲身地。在龍頭位置埋下了七星鎖龍釘,建了杜公館以杜先生兇名鎮煞,從此後杜先生才在黃浦江一帆風順,事事獨佔鰲頭飛黃騰達。

“還真有此事,姬飛不是在謠傳。”趙東明津津有味聽著這段傳奇故事,“大師,這故事與您今天的來意何干?”可兒忽閃明眸問道,“一飲一啄,早有定數。如今政府建高架,樁柱恰恰打在那龍頭之上,這是無論如何打不下的呀,”趙東明點點頭,這打樁的事在江州早就傳的沸沸揚揚了,“現如今,能解開這死局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趙施主你啊!”“我?”“什麼,是東明?”趙東明和可兒都愣住了,若是別人講這話,早被二人當騙子掃地出門了。烏老大和銀狐感覺到主人情緒波動,紛紛圍在了東明、可兒身邊。正禪大師點點頭,接著道,“聽聞趙施主曾降服了東洋的鬼刀杖,此事當真?”趙東明點頭應道,“是的,”“那便錯不了,能收七星鎖龍釘的只有施主你了。”

風水破局,非同小可,輕則錢財俱失,重則性命堪憂。李可兒在一旁聽了,伸手揪住男人的衣角,輕輕搖頭滿臉的不捨。這些人,一個個上門原來都是要自已男人去出生入死,不能答應,堅決不答應。東明伸手握住可兒,安撫著女人,“大師,我還是不太明白,為何解局的人會只有我呢?”“阿彌陀佛,天機已瀉,罪在我身,我不入地獄誰入!趙施主,老衲只能說,下面的龍與施主有緣。”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

書籤 上一章 <?php if($prevpage_url != ''): ?> 目錄 下一章 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