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寶海拾貝

報錯
關燈
護眼
第1章 盛氏檔案
書籤 書首頁 目錄 下一章 書架

1988年的除夕 柔綿雨絲如淡色綢緞般裹住了華山路的身段,道道細 線被同安里弄堂口的鎢熾路燈映出疏影。暮色挾著溼氣飄過阿福叔嘀咕收拾的修鞋攤, 撫過招娣燙髮的旋轉三色柱,一直前往弄堂深處,留下溼漉漉石板路。

“毛頭阿,吃夜 飯” “丁師母回來了” “小菜又漲了”同安裡籠罩在溼氣、寒氣、煙火氣中。

17號閣樓亮著 燈,閣樓很小,中間高兩米,兩邊斜坡,一張木架棕繃床和一副對開門的衣櫥,門邊立 著洗臉盆架子。6平米左右的空間顯得格外侷促。

趙東明正坐在靠著老虎窗前的書桌 旁,一邊吃著生煎包一邊看著一份信件。昏暗的光線下,信紙斑駁看出是黃底黑框,軟 綿的紙質與現在很大不同,內容是毛筆繁體豎寫。旁邊散落著信封字跡依稀:盛大人親 啟 左下並排三張青色郵票。信是盛大人在姑蘇的老管家寫的,講“園子修繕即將完工, 太老爺約了日子回姑蘇拜神、祭祖、開園。盼老爺提前回來。” 趙東明放下信紙抬頭看 向窗外,愣愣發著呆。

燈光折向窗戶映出一張圓臉、眉清目秀、唇紅齒白,給人舒適的 感覺。 過了年24歲的趙東明樂州人,父母普通工人,在江州交大唸完大學本科,現在繼續 讀建築設計研究生。因為學校宿舍緊張,性子隨和的小趙就託死黨瘟雞(大名溫姬飛, 略高,臉消瘦雞窩頭因其愛草蜢樂隊,人稱草雞,和趙東明四年上下鋪)在學校對面華 山路同安裡這邊,找了個亭子間安頓下來,租金學校補貼了一半。

年前江州鬧心的很, 喜食毛蚶引發大面積甲肝,三千多人住院,恐慌程度已到了外地拒不接待臉色發黃的江 州人,人心惶惶。趙東明也就沒有回老家過年,在老師許下若干好處後代人值班,圖書 館/閣樓兩點一線索性不聞外面的喧囂。

今天帶回來的信件是在學校圖書館三樓過道最 裡面的一間小房間無意翻出來的。信札、票據、賬冊、書籍一捆捆堆滿房間,鋪面而來 的黴蒸氣差點把趙東明燻翻在地。待他開窗散了一會兒味道期間大致瀏覽知道了大概。

江州交大前身是盛氏1896年建的南洋公學,維多利亞風格的立柱/拱廊/陽臺,巴洛克窗 臺/山牆/雕花式樣的圖書館轟動江州。1916年鉅富盛氏去世,幾萬冊藏書/來往信札大 部分被交大收藏了。

“時光荏苒七十年彈指又能留下多少呢?”東明心中暗忖。懷著七分 好奇三分尊崇的心情,在故紙堆中小心的翻檢著。其中牛皮紙袋中露出花花綠綠吸引了 趙東明目光,慢慢抽出其中幾張信札,仔細確認是清1878年發行的大龍郵票,紅龍、青 龍、桔龍都有數數三四十張。幾年來的江州集郵熱趙東明也有耳聞,江州盧灣郵市已成 一景,清大龍郵票的價值不言而喻。

回來的路上,一向謹慎的趙東明懷揣著紙袋不停心 理建設,錯過了弄口阿福叔的招呼、敷衍著房東段師母的熱情留飯,恍恍惚惚回到閣 樓。年夜飯是被姬飛拖去他家吃的,所幸也在華山路上。

除夕夜同安裡炸響的爆竹聲驚 醒了趙東明,原來已經躺床上睡了過去,模糊記得夢中三條龍在撕扯,還有一個聲音“去 祭拜、去祭拜”。起來打點熱水擦把臉,又矮身坐到書桌前端起印有江州交大的搪瓷缸喝 了口熱水,算是把自己弄清醒了。 手指無意識翻動著桌上的信紙,腦海裡回味著夢境中 的畫面,這到底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或是冥冥中有所指?

強打精神看起書信,其中一 封來信引了趙東明的注意,“神龕已照叮囑完工,詢問老爺是明面擺放或暗格擺放” 這是管家的來信。 當趙東明按照往來的日期,翻開盛氏的回信時,好像明白了些什麼!難道 這背後還隱藏著盛氏家族的秘密。

趙東明反覆思量剛才腦海裡一閃而過的念頭,接著這 個念頭就固執地在腦海中紮下了根。剛才還自言自語:“這簡直是瘋了!” 現在又念念有 詞:“為什麼不試試呢?不管怎麼說,這是個機會······”

書籤 書首頁 <?php if($prevpage_url != ''): ?> 目錄 下一章 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