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場的聚靈陣紋尚未完全平息,譚青雲望著石鑫離去的背影,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玄鐵劍的劍格。
方才那記碰撞留下的麻意仍在腕間流轉,他忽然輕笑一聲。
這小師弟的進步,比想象中還要驚人。
三日後清晨,石鑫正在院中演練新悟的劍招,譚青雲的身影便又出現在紫藤架下
這次他沒帶佩劍,只負手站在晨光裡:“今日換種切磋方式如何?“
石鑫收劍而立,晨露順著劍刃滑落:“師兄請講。“
“去後山'試劍崖'。“譚青雲轉身便走,“那裡有座'千機陣',能摹擬不同境界的妖息,正好試試你應對群戰的本事。“
石鑫心中一動,快步跟上。
穿過雲霧繚繞的山道,試劍崖的輪廓逐漸清晰。
這座崖壁上佈滿劍痕,最深處竟有丈許,顯然是歷代弟子磨礪劍技的地方。
崖頂平地上,一座由白玉石構建的陣法正在微光中流轉,正是譚青雲所說的千機陣。
“此陣共分九層,每層會凝聚三隻與你靈力相當的妖影。“譚青雲踏上陣眼,手掌按在中央的玉石上,“你若能闖過第六層,便有資格參加論劍大會的內門預選賽了。“
石鑫握緊龍吟劍,踏入陣中。
白玉地面突然亮起紅光,三隻形似狼蛛的妖影從陣法紋路中爬出,八隻複眼閃爍著幽綠的光。
“這些妖影雖無實體,卻能模擬三重天大妖的攻擊方式。“譚青雲的聲音從陣外傳來,“小心它們的吐絲。“
話音未落,最左側的狼蛛妖影已噴出銀絲。
石鑫足尖點地,《星閃步》展開的剎那,忽然想起四師兄上次的指點——他刻意放緩半步,讓靈力在經脈中多流轉了一個周天。
身形掠過銀絲的瞬間,他清晰感覺到靈液的流動比從前更加圓融,竟藉著蛛絲的勁風向前飄出丈許。
“不錯,懂得借勢了。“譚青雲的讚許聲傳來。
石鑫心中一喜,龍吟劍劃出金色弧線。
這次他沒有急於求成,而是將《碎空劍》與新悟的“金環鎖“結合,劍光在身前形成旋轉的金幕。
狼蛛妖影的利爪撞在幕上,頓時被絞成光點。
三隻妖影很快被擊潰,陣法紋路轉為橙色。
這次出現的是六隻翼蛇妖影,展開的翅膀帶著毒霧。石鑫深吸一口氣,丹田靈液急速流轉,金色光罩表面浮現出細密的鱗片。
這是他模仿玄甲三首熊的防禦形態創造的新招“金鱗盾“。
毒霧撞在盾上滋滋作響,石鑫卻藉著光罩的反彈之力向前疾衝,龍吟劍如靈蛇出洞,精準刺穿最前方翼蛇的七寸。
劍光閃爍間,六隻妖影竟被他以錯落有致的節奏逐個擊破,連譚青雲都忍不住點頭:“這小子,竟把防禦化作了攻勢。“
當陣法亮起紫色光芒時,石鑫已闖到第五層。
三十隻妖影從四面八方湧來,其中竟有三隻形似玄甲三首熊的虛影。
石鑫不退反進,突然將靈力沉入丹田,《金煌破虛訣》運轉到極致。
赤金色的靈液在經脈中發出龍吟,他手中的龍吟劍竟也隨之共鳴,劍身上浮現出栩栩如生的龍紋。
“這是...“譚青雲瞳孔微縮。
石鑫低喝一聲,劍隨身走,身隨劍動。
金色劍光在妖影中穿梭,時而如流雲婉轉,時而如驚雷破空。
他竟將譚青雲的“流雲劍法“融入了自己的劍招,原本剛猛的劍勢多了幾分柔韌
當最後一隻妖影消散時,他額角雖有汗珠,呼吸卻仍平穩,丹田靈液尚餘四成。
“第六層,敢不敢試試?“譚青雲的聲音帶著笑意。
石鑫抬頭望去,陣法中央的玉石突然亮起耀眼的藍光。
這次沒有妖影出現,而是浮現出一道與譚青雲一模一樣的虛影,手中玄鐵劍泛著銀色光澤。
“這是千機陣的最高層,能模擬我的六成實力。“譚青雲的聲音從虛影口中傳出,“接我三劍,就算你過。“
石鑫握緊劍柄,靈力如潮水般湧遍全身:“請師兄賜教。“
虛影身形一晃,已如清風掠至面前,玄鐵劍帶著流雲般的弧度斬向肩頭。
這一劍與三日前的“雲卷殘陽“如出一轍,卻更快更柔。石鑫不退反進,龍吟劍向上斜挑,劍脊精準撞在玄鐵劍的劍刃三分之一處。
這是他觀察多日找到的發力弱點。
兩劍相交的瞬間,石鑫手腕輕旋,藉著對方的力道側身滑出,同時劍勢陡變,反撩虛影腰側。虛影似乎沒想到他能破解這招,倉促間回劍格擋,竟被震得後退半步。
“第一劍,過。“譚青雲的聲音帶著讚許。
虛影眼中銀光一閃,玄鐵劍突然化作萬千劍影,如烏雲蓋頂般壓來。
這正是“雲遮月“,卻比三日前更加密集。
石鑫深吸一口氣,突然將靈液沉入丹田,周身浮現出旋轉的金色光環。光環轉動間,竟將劍影引向兩側,露出虛影胸前的破綻。
“金環鎖竟能這麼用?“譚青雲的聲音帶著驚訝。
石鑫沒有答話,藉著光環的掩護疾衝而出,龍吟劍帶著撕裂空氣的銳嘯刺向虛影心口。
就在劍尖及體的剎那,虛影突然消失在原地,下一刻已出現在石鑫身後,玄鐵劍帶著磅礴的氣勢劈落。
這是“流雲劍法“的殺招“雲斷歸途“,三日前譚青雲並未使出。
石鑫頭皮發麻,生死關頭竟福至心靈,體內靈液逆向流轉,硬生生扭轉身形。
玄鐵劍擦著他的肩頭劈落,將地面的白玉石劈出丈許深的溝壑。
石鑫藉著這絲空隙旋身反擊,龍吟劍如毒蛇出洞,點向虛影握劍的手腕。
虛影被迫回劍自保,兩劍再次相撞,氣浪將兩人同時震退。
石鑫落地時踉蹌半步,而虛影竟也後退了三步,胸前的衣袍被劍氣劃破,與三日前譚青雲的模樣如出一轍。
“第二劍,平。“譚青雲的聲音帶著笑意,“第三劍,接好了。“
虛影周身突然泛起銀色光罩,玄鐵劍上的靈力竟凝聚成實質的流雲。
石鑫知道這是納靈境後期的靈技“流雲盾“與“雲浪濤“的結合,連忙將丹田靈液盡數調動,龍吟劍上的龍紋愈發清晰。
“金煌破虛!“
“雲浪濤!“
金色劍光與銀色流雲轟然相撞,整個試劍崖都在震顫。
石鑫只覺一股沛然巨力湧來,喉頭一甜,竟噴出一口鮮血。但他沒有後退,反而藉著這股力量將龍吟劍向前再送半寸,劍尖刺破了虛影的光罩,在其胸前留下一道淺淺的劍痕。
虛影化作光點消散時,石鑫再也支撐不住,單膝跪倒在地,劇烈地咳嗽起來。
譚青雲快步上前,取出一枚晶瑩的丹藥塞進他口中:“好小子,竟能接下我六成實力的三劍。“
丹藥入口即化,一股清涼的氣息流遍全身,石鑫的氣血漸漸平復。
他望著譚青雲,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師兄,我是不是離內門不遠了?“
“何止是內門。“譚青雲扶起他,語氣帶著鄭重,“以你現在的實力,論劍大會衝進前五都有可能。“他頓了頓,從懷中取出一本藍色封皮的古籍,“這是'流雲劍法'的下半部,你且拿去參詳。記住,劍招是死的,人是活的,要走出自己的路。“
石鑫接過古籍,指尖觸到封面時微微顫抖。他知道這本秘籍的珍貴,相當於譚青雲將壓箱底的本事都拿了出來。“師兄...“
“別婆婆媽媽的。“譚青雲笑著擺手,“當年二師兄也給過我不少指點,這是咱們斬妖宗的規矩。“他望著遠處的雲海,“再過一月便是論劍大會,你要抓緊時間突破納靈境中期。到時候,我可等著看你打敗那些老傢伙看好的天才。“
石鑫用力點頭,將古籍鄭重地收入儲物袋。
兩人並肩走下試劍崖時,朝陽已升至半空。
譚青雲說起當年與二師兄周通切磋的趣事,說到周通為了領悟一招“破空拳“,在試劍崖閉關三個月,出關時瘦得只剩皮包骨。
石鑫聽得入神。
路過演武場時,不少弟子正在晨練。
看到石鑫與譚青雲同行,紛紛投來敬佩的目光。前些日子的切磋早已傳遍宗門,石鑫的名字在弟子中已小有名氣。
“那不是石師弟嗎?聽說他能接下四師兄三劍。“
“真的假的?四師兄可是納靈境中期啊。“
“我親眼所見,當時石師弟的劍光都帶著龍紋呢。“
議論聲傳入耳中,石鑫卻沒有絲毫驕傲,反而想起譚青雲的話:根基要打牢。
他握緊手中的龍吟劍,加快了腳步。
回到院落時,石佳雯正在院中煉製丹藥。
藥鼎中飄出淡淡的清香,顯然已接近成功。看到石鑫回來,她連忙擦了擦手上的藥粉:“哥,你回來了?馬三剛買了新鮮的靈魚,說是給你補身子。“
石鑫笑著點頭,忽然注意到藥鼎旁的幾株紫色草藥:“這是'凝心草'?“
“是啊,五師姐說這草藥能穩定靈力,特意給我送來的。“石佳雯的臉上帶著笑意,“她說你正在衝擊納靈境中期,用得上。“
石鑫心中一暖,五師姐總是這樣,看似大大咧咧,卻心細如髮。
他走到藥鼎旁,看著裡面翻滾的藥液:“快成了吧?“
“嗯,再煉半個時辰就行。“石佳雯小心翼翼地調控著火候,“這是我第一次煉製'凝神丹',希望能成。“
石鑫沒有打擾她,轉身走進修煉室。
他將譚青雲給的古籍放在桌上,藍色封皮上“流雲劍法“四個金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翻開第一頁,上面是譚青雲蒼勁的筆跡:“劍者,心之刃也。心之所向,劍之所指。“
石鑫靜靜凝視著這行字,腦海中閃過與玄甲三首熊的死戰,閃過與譚青雲的切磋,閃過千機陣中的搏殺。
他忽然拿起龍吟劍,在房間裡演練起來。
起初是《碎空劍》的剛猛,漸漸融入流雲劍法的柔韌,最後竟生出幾分自己的感悟。劍光時而如金戈鐵馬,時而如小橋流水,剛柔並濟間,竟隱隱有突破的跡象。
當石佳雯端著凝神丹進來時,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幅景象:金色的劍光在房間裡流轉,石鑫的身影在光中穿梭,時而如猛虎下山,時而如靈猴戲耍。
她沒有打擾,只是靜靜地站在門口,眼中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夕陽西下時,石鑫才收劍而立。
他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丹田內的靈液比清晨時又凝實了幾分,距離中期只有一步之遙。他拿起一粒凝神丹服下,一股溫和的靈氣流遍全身,將最後一絲浮躁滌盪乾淨。
“哥,該吃飯了。“石佳雯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石鑫笑著應了一聲,將龍吟劍掛回牆上。
他知道,自己的修行之路還很長,但只要有這些親人朋友在身邊,有心中的信念支撐,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有信心克服。
晚飯時,馬三興奮地說起外面的傳聞,說石鑫已經成了宗門內的名人,連外門的弟子都在打聽他的事蹟。石鑫只是笑了笑,給妹妹夾了一塊靈魚:“快吃吧,涼了就不好吃了。“
夜深人靜時,石鑫再次盤膝坐在青玉蒲團上。他沒有急於修煉,而是閉上眼睛,回想這幾日的切磋與感悟。譚青雲的話在腦海中迴響:“劍招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忽然睜開眼睛,拿起那枚庚金神晶。神晶在月光下泛著淡淡的金光,裡面蘊含的金行法則似乎與自己的靈力產生了共鳴。石鑫微微一笑,將神晶握在掌心,再次運轉《金煌破虛訣》。
這一次,他沒有刻意追求靈力的增長,而是讓靈液在經脈中緩緩流轉,感受著金行法則的玄妙。赤金色的靈液中漸漸融入一絲淡淡的金光,流轉的速度雖然慢了,卻愈發凝實,愈發圓融。
窗外的月光如水,灑在石鑫平靜的臉上。他知道,自己離納靈境中期已經不遠了。而論劍大會的鐘聲,也已在不遠的前方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