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破案:開局拉滿神探技能

報錯
關燈
護眼
第186章 來自姜東的專業判斷
書籤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書架

看到陳坤這副毫不服氣的表情,李旭只覺得一股火氣直衝頭頂。

方才一路追趕,他體力消耗極大,呼吸還未完全平復,此刻再面對陳坤那明顯帶著挑釁的眼神,更是心頭火起。

他幾乎就要發作,卻在抬眼時瞥見了拐角處那個明晃晃的監控探頭。

如今的執法環境不同以往,全程錄音錄影,紀律嚴明,絕不能因一時衝動而授人以柄。

作為刑偵隊長,李旭深知審訊不僅是一場心理博弈,更需講求策略和分寸。

他強壓下心頭的怒意,迅速與身旁的王佳教導員交換了一個眼神。

共事多年,兩人早已默契十足,王佳立刻會意——這是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用配合瓦解對方的心理防線。

硬攻若不見效,便以柔克剛。

若軟的不行,再施壓不遲。

必要時剛柔並濟、虛實交錯,這才是審訊的藝術。

他們面對的極可能是身負命案的嫌犯,必須步步為營,既要拿出威嚴,也要留出餘地,才能引出真相。

李旭調整了一下呼吸,忽然轉變了話題,語氣也放緩了些:“陳坤,十年前,你認不認識你們同村一個叫李廣的人?”

“李廣?”

陳坤像是被這突然一轉的問題打了個措手不及,微微抬起頭,眼神裡掠過一絲閃爍,“認識啊,怎麼?”

“他們一家三口都死了。”

李旭緊盯他的反應,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這起案件,跟你有關係嗎?”

還沒等陳坤開口,一旁的王佳便適時接話,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迴避的份量:“你別急,我們也沒說就一定跟你有關係。”

“目前案件還在全面排查階段,同村的人我們都會了解情況。”

“希望你配合,如果知道什麼,請務必告訴我們。”

這番話似乎讓陳坤放鬆了些許警惕。

他肩膀微微下沉,語氣也顯得沒那麼尖銳了:“我不知道,都十年前的事了。”

“我根本不清楚你們在說什麼。案發那時候……我也是事後才聽說。”

“事後?”

李旭立刻抓住他的話尾,追問,“案發當晚你在哪裡?”

陳坤略顯不耐煩地歪了歪頭,撇嘴一笑:“警官,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誰還記得清?”

“我現在問你五年前的今天晚上你在幹嘛,你說得出來嗎?”

李旭突然抬手,“啪”地一聲拍在桌面上,聲響不大卻足以震懾。

“搞清楚現在是誰問誰!是我在審訊你,不是你反問我!”

陳坤先是一頓,隨即卻像是逮到了什麼似的,反而笑出聲:

“是是是,你在問我。”

“那我回答你:我記不清了。”

“十年前的事誰還記得?案子這麼久遠了,我是真不知道你們到底想問我什麼。”

接著,王佳教導員目光沉穩地注視著對方,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份量,緩緩說道:“你看,坦白從寬,抗拒從嚴——這八個字旁邊的牆上已經寫得非常清楚。”

“它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我們一貫秉持的司法原則。”

“如果這個案件確實與你無關,那自然最好不過。”

“我們絕不希望冤枉任何一個清白的人,法律的意義在於公正,而不是牽連無辜。”

“但反過來說,如果這件事真的和你有關係,那麼主動承認、如實供述,才是眼下對你最有利的選擇。

“這就好比我們做投資,有時候明知道一筆投入已經出了問題,內心再不甘願,也要懂得及時止損。”

“拖得越久,損失只會越大。“

“這個案子發生在整整十年前,在當時造成了相當大的社會影響,我們也投入了大量警力對周邊區域進行了全面排查。“

“雖然一直未能鎖定真兇,但我們始終相信,作案的人就在這一帶,並沒有走遠。“

“而從現有的線索來看,你的某些特徵與我們所掌握的嫌疑人畫像高度吻合。”

對方聽罷,忽然笑了出來,語氣中帶著幾分譏誚。

“特徵?哈哈,兩位警官,您這不是在說笑吧?”

“光憑‘看看’就能確定嫌疑人的特徵?”

“是男是女、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甚至叫什麼名字——您都能看出來?”

“十年過去了,這案子還沒破,該不會是想隨便找個人頂罪吧?”

王佳沒有被他帶偏節奏,依然鎮定地回答:“我們絕對不會無憑無據找人頂罪。”

“每一起案件背後都是受害者的冤屈和社會的期待,我們必須嚴肅對待。”

“現在我們需要弄清楚的只有一個關鍵問題:案發當天,你在哪裡?”

對方略顯侷促,低聲回應:“太久了……我真記不清了。”

“真的記不清了嗎?”

王佳沒有提高聲調,但追問的語氣顯得更加清晰。

“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在修車,幹了這麼多年維修。”

“如果沒特殊情況的話,當天我應該是住在修車鋪裡。”

王佳點了點頭,接著說:“我們調查發現,死者家中確實有一輛車,而且經常送到你這裡維修。”

“那麼——你和死者之間,除了維修交易,還有沒有其他關係?”

“沒有別的關係!”

陳坤回答得很快,“他就是個客戶,車壞了就來找我修,就這樣。”

“就這麼簡單嗎?”

王佳注視著他的眼睛,又確認了一遍。

“就這麼簡單。”陳坤語氣肯定,卻沒有抬頭。

就在這個緊張的時刻,姜東正站在審訊室的監控室內,目光如炬地盯著眼前的監控畫面。

耳機中持續傳來審訊室內的對話聲,每一個字句都牽動著他的神經。

身旁的小汪和方妍同樣全神貫注,空氣中瀰漫著一種壓抑而緊繃的氣氛。

小汪微微側過頭,壓低聲音問道:“江隊,您覺得他剛才說的那些……可信嗎?”

姜東沒有立即回答,依舊凝視著螢幕中那名嫌疑人的表情變化。

片刻後,他才冷冷開口:“簡直是一派胡言。你還記得當時現場抓獲他的情形嗎?”

“他看到警車的第一反應就是拼命逃跑,那種反應絕不是無辜之人會有的。”

“這個人,身上絕對有事。”

方妍在一旁點了點頭,語氣凝重地補充道:“這類人往往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我看不如按規定先關他24小時,讓他冷靜一下,也磨一磨他的銳氣。”

“時間一長,心理防線說不定就會鬆動。”

姜東沉默了一會兒,眉頭漸漸緊鎖。

他突然開口,聲音低沉卻清晰:“也許我們一直想錯了方向。”

“不是他太狡猾,而是我們目前掌握的證據實在太有限。”

小汪愣了一下,反問:“您的意思是……他可能早就猜到了我們手裡沒有實質性證據?”

聽到這句話,小汪嘴角不自覺抽動了一下,語氣也變得嚴肅起來:“說實話,就目前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拘留他沒問題,但要真正把他送上法庭、讓他接受法律的制裁,還差得遠。”

就在這時,小汪轉頭望向一旁的方妍,問道:“你們技術隊那邊對現場指紋的排查有沒有什麼進展?”

方妍搖了搖頭,表情略顯疲憊:“所有的指紋我們都提取比對過了,可惜至今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就像消失在了空氣中一樣。”

“看來現在唯一的希望就只能寄託在實驗室那邊的檢測結果了,”

姜東嘆了口氣說道,“確實,目前只有這一條路了。”

原來,在張剛被帶進刑偵隊審訊室的第一時間,警方就已將從現場提取到的血樣緊急送往實驗室進行比對。

根據前期研判,嫌疑人在作案過程中很可能因受傷而在現場留下血跡。

如果實驗室結果能夠證實血跡與陳坤的血型吻合,無疑將極大推動審訊突破。

小汪接過話頭說道:“一旦血型比對成功,證據擺在面前,估計他就再也無法抵賴了。”

就在這時,姜東彷彿突然想起什麼,語氣急促地說道:“還有一件事非常緊急——我們必須馬上確認他手臂上是否有疤痕。”

“疤痕?”

小汪怔了一下,“之前抓捕和抽血時沒有注意到嗎?”

“當時抽血比較匆忙,只完成了基本程式,並沒有全面檢查他的身體特徵,”

姜東語氣凝重地解釋道,“尤其是手臂部位,如果有疤痕,很可能與案發現場留下的痕跡有關,這對案件的突破或許至關重要。”

意識到這件事的緊迫性,姜東和小汪對視一眼,幾乎同時做出決定:立即進入審訊室,親自核查陳坤手臂上的情況。

很快,兩人便抵達了一號審訊室的門口。

就在此時,一陣清晰而急促的敲門聲“咚咚”響起,打破了審訊室內原本緊繃的氣氛。

李旭和王佳教導員不約而同地交換了一個疑惑的眼神——審訊中途極少會有人打擾,這會是誰呢?

王佳教導員迅速起身,走到門前將門開啟。

門外站著的,是姜東和小汪。王佳略顯驚訝地問道:“咦,你們兩個怎麼突然過來了?”

姜東神色沉穩,點頭解釋道:“我們過來是想對陳坤手上的面板狀況做一次詳細檢查,尤其是檢視是否存在舊疤痕。這對案件的推進很關鍵。”

聽到這句話,王佳教導員頓時恍然大悟,拍了拍額頭連聲說道:“對對對!剛才審訊節奏太緊,居然把這麼重要的事給忘了。”

“快請進,正好需要你們專業判斷。”

他隨即轉身,面向坐在審訊椅上的陳坤,語氣嚴肅地說道:“這二位是來檢查你身上的疤痕情況的。”

“請你配合一下,將上下身的衣服脫下來,只留內褲。”

陳坤一聽,情緒明顯激動起來,聲音帶著抗拒:“憑什麼要我脫衣服?”

“脫衣服就能證明我有沒有殺人?”

他雙臂下意識地抱在胸前,整個人向後縮了縮。

李旭見狀,上前一步,目光凌厲地盯著他。

他語氣冰冷地說道:“讓你脫,你就脫。”

“如果不肯配合,反而更顯得你心裡有鬼。”

“別忘了,你現在是重要嫌疑人,配合調查是你唯一的出路。”

然而陳坤仍然僵持不動,臉色鐵青。

李旭失去耐心,厲聲喝道:“我最後問一次,你自己脫,還是我們動手?”

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審訊室內鴉雀無聲。

2分鐘之後,陳坤終於頹然低下頭,低聲說道:“……不用你們,我自己來。”

他艱難地挪了挪被手銬限制的雙手,緩緩解開上衣釦子,將上半身裸露出來。

隨後他低聲解釋:“褲子實在不方便脫……我現在坐著,沒辦法脫。”

李旭和王佳對視一眼,微微點頭。王佳回應道:“行,那就先檢查上半身。”

這時,姜東從口袋中取出一個強光手電筒。審

訊室光線偏暗,不利於仔細檢視面板細節,他特意準備了照明工具。

要知道,時隔十年的疤痕往往極其細微,甚至可能因美容手術而被淡化,沒有專業裝置極難辨認。

姜東先是從陳坤的左臂開始,仔仔細細地觀察前側、外側、後側和內側每一寸面板。

手臂的面板看上去頗為光滑,並沒有明顯傷痕或紋理斷裂的跡象。

隨後,他轉向右側手臂。

陳坤的右手顯然比左手更粗壯一些,手指關節也更加突出,尤其是食指和拇指——這是長期用力或習慣用右手的典型特徵。

姜東心中一動:如果真如推測那樣,陳坤曾在作案過程中與受害者發生搏鬥,那麼作為慣用手,右臂受傷留疤的可能性顯然更大。

他聚精會神地移動光束,不放過任何細微之處。

大約1分鐘之後,姜東的動作忽然停頓——他將光線牢牢定格在陳坤右臂後側的一處面板上。

他稍稍調整角度,讓光線集中照射,自己則眯起眼睛湊近細看。

一旁的李旭和王佳立刻察覺到他神情的變動,不約而同地圍攏過來。

連在旁記錄的小汪也放下筆,輕聲問道:“怎麼了,有發現?”

姜東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又仔細確認了幾秒,這才緩緩直起身,語氣慎重地說:“是的,這裡有異常。”

他指著那處面板解釋道:“雖然非常不明顯,但這一塊的紋理確實不連續,顏色也與周圍有細微差別。”

“我高度懷疑,這裡曾經有一道傷痕,後來經過處理——比如鐳射美容——刻意淡化了痕跡。”

姜東抬起頭,目光掃過在場幾人,繼續說道:“即便如此,疤痕組織仍與正常面板存在差異,尤其是在強光側照之下,還是能看出痕跡。”

書籤 上一章 <?php if($prevpage_url != ''): ?> 目錄 下一章 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