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南唐當後主

報錯
關燈
護眼
第204章 趙匡胤的謀略
書籤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書架

趙匡匡胤每問一句,就向前逼近一步。

趙光義則被他逼得連連後退,臉色愈發蒼白。

“這一切,都是你自己做的!”

趙匡胤的聲音陡然轉厲。

“是你自己的愚蠢和猜忌,親手毀掉了大宋的長城!是你自己,把天大的把柄,送到了李煜的手上!”

“現在,你輸了,敗了,卻跑到我這裡來,像一條喪家之犬一樣狂吠!你不覺得可笑嗎?”

“我……”

趙光義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因為趙匡胤說的,全都是事實。

他那顆本就充滿猜忌和恐懼的心,在兄長這番誅心之言的打擊下,徹底崩潰了。

他看著眼前這個高大的身影,忽然覺得無比的恐懼。

他贏了洛陽,坐上了龍椅,可他好像……從來沒有真正贏過自己的這個兄長。

“你想怎麼樣?”

趙光義的聲音顫抖著。

趙匡胤看著他這副失魂落魄的樣子,眼底深處閃過一絲快意。

他重新坐回石凳上,慢條斯理地收拾著散落的棋子。

“我不想怎麼樣。我一個階下之囚,還能怎麼樣?”

他拿起一枚白子,在指尖把玩著。

“不過嘛……為兄倒是可以給你指條明路。”

趙光義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連忙湊了過去。

“什麼明路?”

趙匡胤的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笑容。

“如今之計,唯有御駕親征,方能穩定軍心,鼓舞士氣,與李煜決一死戰。”

“御駕親征?”

趙光義愣住了。

他雖然篡位,心狠手辣,但論及行軍打仗,比趙匡胤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讓他去對付林仁肇那樣的沙場宿將,不是去送死嗎?

“怎麼?你怕了?”

趙匡胤輕蔑地瞥了他一眼。

“想當年,我大宋的江山,是我一刀一槍打下來的。你既然坐上了這個位置,就要承擔起這個責任。難道你想當一個縮在汴梁城裡,等著亡國的懦夫嗎?”

“我……”

趙光義被激得滿臉通紅。

“誰說朕怕了!朕……朕這就點兵,親征淮南!”

“這就對了嘛。”

趙匡胤滿意地點了點頭,將手中的白子,輕輕放在了棋盤的天元之位。

“不過,你這一去,汴梁空虛,萬一契丹人趁機南下,或者……朝中再有幾個像薛居正那樣的老臣心懷不軌,那可就麻煩了。”

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趙光義。

“所以,你出征之前,最好還是先安撫一下人心,尤其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功臣宿將。比如高懷德,你得讓他心甘情願地為你鎮守京師,你說對不對?”

趙光義心頭一震。

他明白了。

兄長的意思是,讓他去向高懷德低頭,去安撫那個被他逼到絕路的老將。

這比殺了他還難受!

可是……他好像沒有別的選擇了。

“朕……知道了。”

趙光義失魂落魄地轉身,踉踉蹌蹌地向院外走去。

看著他的背影,趙匡胤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光義啊,你以為這是我給你指的明路?

不,這是我給你挖的墳墓。

你若親征,必敗無疑。

你若安撫高懷德,便是在向天下承認你的過錯,帝王威嚴將蕩然無存。

無論你怎麼選,都是死路一條。

而我,只需要在這安樂苑中,靜靜地等著,等著你將這大宋江山,親手葬送。

等趙光義走後,一名負責灑掃的年邁宦官悄無聲息地湊了過來,將一塊抹布遞給趙匡胤。

趙匡胤接過抹布,擦了擦手,手指卻在抹布的夾層裡,觸碰到了一個堅硬的紙卷。

他不動聲色地將紙卷收入袖中,隨後將抹布丟回給老宦官。

整個過程,天衣無縫。

老宦官躬身退下,消失在院門之後。

趙匡胤重新看向棋盤,拿起一枚黑子,重重落下。

……

趙光義失魂落魄地回到了紫宸殿。

趙匡胤的每一句話,都像是一根根毒針,扎進了他最多疑、最脆弱的地方。

御駕親征?

他不敢。

安撫高懷德?

他不願。

他就這樣坐在龍椅上,從白天到黑夜,不吃不喝,不言不語,整個人彷彿被抽走了魂魄。

朝中的大臣們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卻又不敢上前勸諫。

南唐大軍正在步步緊逼,每耽誤一天,大宋的江山就多一分危險。

最終,還是宰相趙普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陛下!國事為重,還請陛下早做決斷啊!”

趙光義緩緩抬起頭,雙眼佈滿血絲,聲音沙啞得可怕。

“決斷?你們讓朕怎麼決斷?”

他猛地站起身,指著殿下的文武百官。

“你們一個個,不是說忠心耿耿嗎?現在國難當頭,誰!誰願意替朕分憂,領兵出征,去把李煜的腦袋給朕提回來?”

大殿內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低下了頭,不敢與他對視。

開什麼玩笑?

去跟林仁肇的三十萬大軍硬碰硬?

誰去誰死!

看著這群噤若寒蟬的臣子,趙光義的心,徹底涼了。

他忽然想起了兄長趙匡胤那張帶著譏諷的臉。

懦夫!

難道朕真的要當一個亡國之君嗎?

不!

絕不!

一股被逼到絕境的瘋狂,瞬間佔據了他的理智。

“好!好!你們都不去,是吧?”

他慘然一笑,笑聲中充滿了悲憤和決絕。

“那朕,就自己去!”

“傳朕旨意!”

“朕將御駕親征,盡起京師之兵,與南唐決一死戰!”

“另,命殿前都指揮使高懷德,為京師留守,總領城防事宜!若汴梁有失,提頭來見!”

這道旨意一出,整個朝堂都炸了鍋。

“陛下,三思啊!”

曹彬等老臣紛紛跪地哭諫。

讓一個根本不懂兵事的皇帝去御駕親征,這不是胡鬧嗎?

更何況,還讓剛剛被抄家威脅的高懷德當京師留守,這不等於把刀柄遞到人家手裡嗎?

但此刻的趙光義,已經完全聽不進任何勸告了。

他就是要用這種最極端的方式,來證明自己不是懦夫,來向那個看不起他的兄長示威!

……

高府。

當傳旨的宦官尖著嗓子唸完聖旨時,高懷德整個人都愣住了。

御駕親征?

還讓他當京師留守?

這是什麼操作?

他看著面前那份明黃的聖旨,只覺得無比的荒唐和可笑。

前幾天,還派人圍了他的府邸,拿他全家老小的性命來威脅他攻打洛陽。

現在,南唐打過來了,就又想讓他來賣命守城了?

把他高懷德當成什麼了?

一條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狗嗎?

“臣……接旨。”

高懷德面無表情地接過了聖旨。

傳旨的宦官走後,他的幾名心腹將領立刻圍了上來。

“大帥!這皇帝是瘋了吧?”

“是啊!他自己跑去送死,還想拉著咱們墊背?”

“大帥,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啊!等他帶兵一走,這汴梁城,不就是咱們的天下了嗎?到時候,咱們直接迎太上皇復位,撥亂反正!”

聽著手下們七嘴八舌的議論,高懷德卻始終一言不發。

他緩緩走進書房,關上了門。

他從牆上取下了一柄塵封已久的寶劍。

那是當年,趙匡胤還在當殿前都點檢時,親手送給他的。

劍身上,還刻著四個字——“袍澤情深”。

他用手指輕輕摩挲著那冰冷的劍身,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從一起征戰沙場,到陳橋兵變,再到杯酒釋兵權……

最後,定格在了洛陽城頭,那個威嚴依舊的身影,和那一句擊潰他所有防線的“家人安好”。

他高懷德,欠太上皇的。

可是……

他又想起了趙光義那張充滿猜忌和狠戾的臉。

他若真的迎太上皇復位,趙光義會放過他的家人嗎?

天下,又會陷入何等的戰亂之中?

一邊是舊主恩情,一邊是身家性命。

高懷德的心,亂了。

他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大帥,宮裡來人了!是……是安樂苑的人!”

高懷德心頭一凜,連忙開啟門。

只見一名不起眼的老宦官,正恭敬地站在門外,手中捧著一個食盒。

“高將軍,太上皇聽聞您近日辛勞,特命老奴送來一些點心,為您補補身子。”

高懷德看著那個食盒,瞳孔猛地一縮。

他屏退左右,將老宦官請進書房。

老宦官開啟食盒,裡面除了幾碟精緻的點心外,還有一張小小的紙條。

高懷德顫抖著手,展開了紙條。

上面只有八個字。

“京師可託,伺機而動。”

高懷德的呼吸,瞬間變得急促起來。

他明白了。

太上皇這是在告訴他,讓他先穩住趙光義,假意接下京師留守的重任。

然後,等待時機!

等趙光義御駕親征,在前線戰敗的訊息傳來之時,就是他高懷德,撥亂反正,再造乾坤之日!

這一刻,高懷德心中所有的猶豫和彷徨,都煙消雲散。

他將紙條湊到燭火上燒掉,對著老宦官,重重地點了點頭。

“請轉告太上皇,老臣,明白了。”

……

汴梁城外,旌旗蔽日,殺氣沖天。

趙光義為了彰顯自己御駕親征的決心和天子的威儀,幾乎將整個汴梁的禁軍都抽調一空,湊起了十五萬大軍,號稱三十萬,浩浩蕩蕩地開赴淮南前線。

出征那日,他特意騎著高頭大馬,從高府門前經過。

高懷德率領一眾將士,跪在路邊,恭送聖駕。

趙光義看著匍匐在地的高懷德,心中升起一股病態的滿足感。

看吧,就算你心中再有怨氣,在朕的天子龍威面前,還不是要乖乖地俯首稱臣!

他並不知道,在他轉身離去的那一刻,高懷德緩緩抬起頭,那雙渾濁的老眼中,閃過了一絲冰冷的殺意。

皇帝的鑾駕,漸漸遠去。

一場關乎大宋國運的豪賭,就此開始。

……

淮南,陳州城下。

南唐大將林仁肇,正指揮著大軍,對這座堅城進行著猛烈的圍攻。

震天的喊殺聲和密集的鼓點,響徹雲霄。

無數的南唐士兵,扛著雲梯,推著衝車,如同螞蟻一般,向著城牆蜂擁而去。

城牆上,宋軍守將拼死抵抗,滾木礌石不斷砸下,雙方傷亡都極為慘重。

“元帥!”

副將快步走到林仁肇身邊,神色凝重。

“陳州守將是宋軍名將李處耘,此人驍勇善戰,城中兵精糧足,我軍強攻數日,傷亡不小,卻收效甚微啊!”

林仁肇舉著千里鏡,觀察著城頭的戰況,眉頭緊鎖。

他也看出來了,這陳州,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如果在這裡耗費太多的時間和兵力,等趙光義的援軍一到,他們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危險境地。

“傳令下去!”

林仁肇放下千里鏡,沉聲下令。

“暫停攻城,大軍後撤十里,安營紮寨!”

“元帥,這……”

副將有些不解。

“兵法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軍士氣正盛,為何要後撤?”

林仁肇看了他一眼,沒有解釋,只是擺了擺手。

“執行命令!”

“是!”

南唐大軍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戰場。

城頭上的宋軍守將李處耘見狀,也是一頭霧水。

“這林仁肇,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他不敢大意,立刻傳令全軍,加強戒備,嚴防南唐軍夜襲。

然而,一連三天,南唐大營都靜悄悄的,毫無動靜。

這讓李處耘更加不安了。

他總覺得,這暴風雨前的寧靜,預示著更大的陰謀。

……

與此同時,在距離陳州百里之外的一處隱秘山谷中。

朱元正帶著他那支神出鬼沒的“破局者”小隊,圍著篝火,吃著烤肉。

“頭兒,”一名親信擦了擦嘴角的油,好奇地問道,“咱們不去幫林元帥打陳州,躲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幹嘛?”

朱元嘿嘿一笑,從懷裡掏出一張地圖,在地上鋪開。

“打仗,光靠蠻力可不行,得用腦子。”

他指著地圖上的一個點。

“你們看,這裡是哪裡?”

眾人湊過去一看,上面寫著兩個字——“潁口”。

“潁口?”

“沒錯,潁口!”

朱元的眼睛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這裡是潁水的入淮口,也是陳州和整個淮南西路宋軍的糧草轉運命脈!趙光義的大軍要南下,糧草輜重,必然要經過這裡!”

他用一根樹枝,在地圖上重重地畫了一個圈。

“李處耘在陳州城裡死守,趙光義在北邊帶著大軍氣勢洶洶地趕來。他們都以為,我們會跟他們在陳州城下死磕。”

“但他們做夢也想不到,我們這隻黃雀,早就盯上了他們的糧道!”

朱元站起身,臉上露出了狐狸般的笑容。

“傳令下去!全體都有,吃飽喝足,準備幹活了!”

“咱們,去給趙官家送一份大禮!”

夜色如墨。

一支數百人的黑衣隊伍,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山谷,向著潁口的方向潛行而去。

一場足以改變整個戰局的奇襲,即將上演。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趙光義和李處耘都以為自己是獵人,卻不知道,在他們身後,李煜和朱元,早已張開了一張更大的網。

書籤 上一章 <?php if($prevpage_url != ''): ?> 目錄 下一章 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