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
玉京天寶闕市,仙氣繚繞。
蕭辰斂息垂眸,靜立於孫悟空身側。
待孫悟空與金爐童子、銀爐童子交談畢,蕭辰方上前一步,對著兩位童子含笑拱手,言道:
“小神見過二位仙童。”
他刻意收斂了氣息,只顯露出仙官楊過山那溫潤平和的姿態。
“這位是……”
金爐童子目光如炬,落於蕭辰身上,帶著一絲審視之意。
銀爐童子亦好奇地歪著頭,目光在蕭辰身上來回打量。
“嗨呀!瞧俺老孫這記性!”
孫悟空一拍腦門,咧嘴笑道:
“俺如今乃蟠桃園值守,專為王母娘娘培育仙桃。”
“這位是俺近日新結識的好友,楊過山仙官,司職瑤池私禮文頌使,專為王母娘娘吟詩作賦。”
“我們都是給王母娘娘當差的,一來二去,故此相熟。”
“哦……”
金爐童子聞言,微微頷首,未太在意,似這等仙官,在天庭中亦屬常見。
孫悟空目光在玉京天寶闕市中游走一圈,最後落於“水德閣”之上,笑道:
“既品仙果,當有仙茶相襯,方為美事。”
“這水德星君的茶水,當屬一絕。”
“且就去那裡吧。”
金爐童子和銀爐童子對視一眼,並未推辭,皆微微點頭。
孫悟空大搖大擺,在前引路,威風凜凜,徑直往水德閣而去。
蕭辰跟在孫悟空的後面。
那水德星君,全稱“北斗五氣水德星君”,居於烏浩宮,統管八河四瀆、四海五湖、三江九派及天下所有水域,乃天庭的九曜星君之一。
西行路上,水德星君曾調黃河水伯助孫悟空對抗青牛精,盡顯其控水之能。
憶當年,花果山大戰,孫悟空手持如意金箍棒,大顯神通,戰敗木德星君、火德星君、水德星君、太陰星君等九曜星君……
以及奎木狼、亢金龍、角木蛟等二十八星宿……
又戰南北二神、五嶽四瀆、普天星相……
一時威震三界。
天庭水部之首水德星君,乃至整個水部,皆曾敗於孫悟空棍下,對孫悟空自是有著幾分畏懼。
今日,恰有“黃河河伯”與“太湖龍王”奉“水德星君”之召,來天庭述下界水患之事,正於此等候。
見到孫悟空來了。
黃河河伯與太湖龍王連忙出迎,拜見道:
“小神參見齊天大聖。”
“小神見過大聖爺。”
孫悟空長臂倏伸,竟揪住太湖龍王的龍鬚,笑罵道:
“你這小泥鰍。”
“怎麼來天界,也不給俺帶點土特產。”
“俺老孫久聞‘洞庭碧螺春’,碧綠如螺,春意盎然,回味無窮。”
“快取幾斤來,與俺老孫招待朋友,莫要小氣。”
太湖龍王哪敢違背,忙道:
“大聖稍等片刻,小神即刻取來。”
孫悟空又看向黃河河伯,道:
“我聽聞‘黃河大鯉魚’,通體金黃,清燉後肉質如玉透亮,湯色金黃而不濁,堪稱一絕。”
“且弄幾尾鮮活鯉魚過來嚐嚐!”
“莫要拿那死魚糊弄俺老孫。”
黃河河伯聞言,忙道:
“不敢,不敢,大聖且稍等片刻。”
“我即刻取來。”
言罷,黃河河伯從袖中取出一個白玉盂兒,只見盂中波濤翻湧,半盂水光恰似半條黃河奔騰不息,氣勢磅礴。
隨後,黃河河伯探手入內,一撈便起幾尾無比肥碩、幾近化龍的鮮魚。
那魚在盂中掙扎,濺起點點水花。
孫悟空盯著這白玉盂兒,眼中閃過一絲好奇,詢問道:
“你這白玉盂兒,倒是神奇。”
“不知是何寶貝?”
黃河河伯忙道:
“不瞞大聖,我這一盂,可裝黃河之水。”
“半盂就是半條黃河,一盂就是一條黃河,乃我控水之法寶。”
孫悟空聞言,心中歡喜,一把將這白玉盂兒搶了過來,笑道:
“這白玉盂兒倒是不錯,與俺老孫有緣。”
“想來是姓孫的,合該歸俺所有。”
“有了此白玉盂兒,俺豈不是想吃魚時,直接從裡面撈取就可,有吃不盡的魚哩!”
黃河河伯戰戰兢兢,慌得欲上前奪回,卻又懾於大聖神威,不敢搶奪,只能祈求道:
“大聖,使不得,使不得!”
“這是小神吃飯的傢伙啊。”
“小神治理黃河,全靠此白玉盂兒之功。”
“沒了此白玉盂兒,小神的神職難做啊!”
“還望大聖垂憐,將此盂歸還於小神。”
孫悟空聞言,笑道:
“無妨,我只是把玩把玩,等會就還給你。”
“俺老孫豈會奪你心愛之物,不過是瞧著新奇,過過手癮罷了。”
孫悟空知道他的蛤蟆兄長是個“多寶金蟾”,向來喜歡各種寶貝。
說著,孫悟空把這白玉盂兒,遞給了蕭辰,笑道:
“來,過山老弟,你也瞧瞧這白玉盂兒。”
蕭辰接過這白玉盂兒,細細端詳,其質地溫潤,紋理細膩,隱隱有水光流轉。
似有萬千水精靈在其中嬉戲舞動,靈動非常。
不多時,蕭辰的腦海中傳來熟悉的提示音,幾行金色的大字浮現在其腦海中:
“宿主,已觸碰到c級法寶‘黃河白玉盂’,此乃黃河河伯控水之法器。”
“黃河河伯憑藉此盂,可掌控黃河之水,興雲佈雨,調水御患。”
“此白玉盂能容納黃河之水,半盂的容量,即相當於半條黃河的水量。”
“注:此黃河白玉盂作為黃河水伯的專屬法器,其水的來源,與其管轄區域黃河直接相關,不可越職取水。”
“是否掃描複製?”
……
“黃河白玉盂……”
蕭辰聞言,若有所思。
西行路上,孫悟空和青牛精賭鬥的時候,為破那金剛琢之困,孫悟空曾上天,找水德星君相助。
水德星君即令黃河水伯神王,去相助孫悟空。
黃河水伯就是用黃河白玉盂,調遣黃河之水,去淹青牛精,只是未能建功。
此黃河白玉盂雖神奇,但在《西遊記》諸多法寶之中,就略顯平庸了。
西遊記中,裝水的法器,比較厲害的,當屬觀世音菩薩的“羊脂玉淨瓶”。
觀世音菩薩的羊脂玉淨瓶一丟下去,轉過了三江五湖,八海四瀆、溪、源、潭、洞……之間,可借一海水在裡面。
而孫悟空雖有“擔山之力”,能輕鬆搬動峨眉山這般巍峨巨峰,卻無“架海之力”。
要知道,比陸地更寬廣的是海洋,一海的重量,不知比一山要大了多少倍。
所以,即便孫悟空神通廣大,面對觀世音菩薩的羊脂玉淨瓶,也只能望洋興嘆,搬不動那看似小巧卻蘊含無窮力量的玉淨瓶。
不過話說回來,這黃河白玉盂終究也是個裝水的法器。
在這世間,有總比沒有好。
聊勝於無了。
蕭辰心念一動,將這黃河白玉盂複製融合,隨後便將其還給了黃河河伯。
黃河河伯接過玉盂,眼中滿是感激之色,連忙躬身行禮,連聲稱謝道:
“感謝瑤池司禮文頌使了。”
金爐童子在一旁見狀,忍不住笑罵道:
“你這猴子,總還是這般明搶暗奪!竟如此隨意擺弄他人的法寶。”
孫悟空聞言,擺了擺手,笑道:
“什麼明搶,這都是太湖龍神和黃河自願供奉給俺老孫的,是不是?”
太湖龍王和黃河河伯聞言,連聲附和道:
“正是我等自願供奉給大聖的。”
……
《山海經·西山經》有載: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實如桃,其葉如棗,黃華而赤柎,食之不勞。”
此嘉果,乃北俱蘆洲的一種靈果,食之可解疲乏、養精氣。
……
此時此刻,於那水德閣之中,正是一片逸興遄飛之景。
且說這洞庭碧螺春,乃茶中珍品,其韻悠長。
更有太湖之水,為太湖龍王親取而來,此水清冽甘醇,蘊含天地靈秀之氣,用以沏茶,實乃相得益彰。
黃河大鯉魚,亦非凡物,早被水德閣仙吏恭謹取去,精心烹製。
仙吏各展神通,以靈火徐徐慢燉,佐以仙草靈料,香氣漸盈,只待佳餚上桌,以饗諸賓。
孫悟空於閣樓頂上闢了一雅間。
此間佈置清幽雅緻,仙氣繚繞,實乃品茗論道、宴飲作樂之佳處。
孫悟空從那如意百寶囊中,取出了數十枚嘉果,令仙吏細細洗淨,以備食用。
不多時。
洞庭碧螺春已泡就,茶湯清澈如泉,碧綠似玉,茶香嫋嫋,瀰漫於閣中每一寸空間,令人心曠神怡。
黃河大鯉魚亦燒製完畢,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內裡鮮嫩,香氣撲鼻,引得人垂涎欲滴。
數十枚嘉果,已被洗淨切片,果肉飽滿,晶瑩剔透,散發著誘人的光澤。
孫悟空熟稔地抓起幾片狀若桃肉、淡金色澤之嘉果片,先自塞入口中,大口咀嚼,嚼得嘖嘖作響,滿口生香,臉上露出滿足之神色。
他還不忘招呼道:
“來來來!金爐兒,銀爐兒,你們莫要拘謹,快嚐嚐這山野珍味!”
“這等山野珍味,頗有野趣,天界可難尋哩!”
“銀爐兒,我尤其給你多留幾片這頂好的!”
銀爐童子終究年幼,天真爛漫,怎抵得住撲鼻果香與孫悟空連番勸誘?
他偷偷瞧了兄長金爐一眼,見其仍板著臉,神色嚴肅,便小聲道了句:
“謝過大聖。”
隨即,他伸出小手,小心拈起一片嘉果,放入口中。
果肉入口即化,一股清甜夾帶著溫潤暖流,瞬間湧向四肢百骸。連日煉丹之疲憊,彷彿被這一股暖流一掃而空。
銀爐童子眼睛驟然一亮,驚喜叫道:
“哥哥!”
金爐童子回應道:
“弟弟,怎麼了?”
銀爐童子那雙純淨的眼眸瞬間亮得驚人,臉頰都因興奮泛起淡淡的紅暈:
“哥哥,這真的好吃!清甜爽口,還有股暖流……咦,連煉丹耗損之神氣,都恢復了些!”
“感覺連日煉丹積下的那點倦怠,竟一掃而空了!”
他說著,回味著那滋味,哪還忍得住,小手飛快地又拈起一片,吃得眉眼彎彎,全然沉浸在這新奇的美味裡。
金爐童子見弟弟如此模樣,又見孫悟空眼巴巴望著,自己也被這果子的奇效勾起了好奇。
他矜持地取了一片,小口嚐了嚐,那美妙滋味與溫養神魂的效用確非虛言,臉上緊繃的神情不知不覺柔和了幾分。
金爐童子心中暗忖:
“這猴子,弄來的稀罕物事,倒真有幾分門道。”
此時此刻。
席間氣氛稍有緩和。
孫悟空生性活潑好動,善於插科打諢,遂道:
“金爐兒啊,你是不知道……”
“銀爐兒啊,俺老孫那花果山……”
“俺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欲食人肉,有時便化作一貌美女子,下山去。”
“有那等痴心的男子,愛上我的,我就迷他到洞裡,儘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
……
他談起下界奇聞異事,繪聲繪色,時而模仿妖魔鬼怪之形態,時而模仿凡人百姓之言語……
這倒也讓金爐童子和銀爐童子放鬆了不少戒備,時而被逗得哈哈大笑,閣中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孫悟空猴眼滴溜溜轉著,見二人已吃得心滿意足,氣氛正好,正是火候。
孫悟空擦了擦手上油漬,故作興奮狀,一拍大腿,朗聲道:
“嘿!不瞞二位仙童說,俺老孫這下界一趟,除了這嘉果,還得了另一樁奇遇,遇著一件寶貝!”
“端的不一般!”
銀爐童子好奇心上湧,嘴裡含著果片便含糊問道:
“哦?不知是甚麼寶貝啊?還能讓大聖爺這般讚歎?”
孫悟空故意拖長了調子,神秘兮兮道:
“是個葫蘆寶貝。”
“葫蘆?”
金爐童子正端起茶盞呷了一口潤喉,聞言險些被嗆到,放下茶盞,臉上又顯出幾分慣常的不屑來:
“呵!我當是什麼稀世奇珍,原來是個葫蘆罷了。”
他揚起小下巴,帶著兜率宮童子天然的優越感:
“這天下的葫蘆再好,難道還能比得過我家老爺宮裡頭,那裝著九轉金丹的‘紫金紅葫蘆’?”
“哈哈!金爐兒,話別說太滿!”
孫悟空就等著這話頭呢,咧嘴一笑,露出狡黠之色:
“說來也是巧!俺老孫得的這個葫蘆啊,跟你家老爺那裝丹的寶貝,長得那叫一個像!”
“真真像是一個孃胎裡鑽出來的雙胞胎!”
“和你們那個紫金紅葫蘆,大小、形制、紋路……嘖嘖,毫釐不差!”
“倒像是一根藤上長出來的,想來是一對兒。”
“你吹牛!”
金爐童子哪裡肯信,只當這猴頭又在胡謅,滿臉不信之色:
“我家老爺那‘紫金紅葫蘆’是獨一個!怎可能又冒出一個來?”
“大聖莫不是下界眼花,撿了個‘土葫蘆’當寶貝?”
“你拿出來,給我看看!”
孫悟空聞言一笑,就從如意百寶囊中取出來一個一尺七寸長之大紫金紅葫蘆。
此紫金紅葫蘆通體呈現華麗之紫金色,寶光沖霄,葫蘆腰纏著混沌道紋,周身環繞著一層淡淡之、氤氳之紫金色光暈,一看就知不是凡物。
果然和太上老君那個葫蘆一般無二。
孫悟空笑道:
“金爐童子,你看!”
旋即,孫悟空挑釁道:
“你敢不敢把你家那個寶貝葫蘆拿出來比比?”
“看看誰的葫蘆,更厲害。”
金爐童子見了大驚,心中暗道:
“他葫蘆是哪裡來的?怎麼就與我的一般?”
“縱是一根葫蘆藤上結的,也有個葫蘆的形狀大小不同,葫蘆的表皮紋路不一,卻怎麼一般無二?”
金爐童子忍不住問道:
“呀,猴子,你這葫蘆是從哪裡來的?”
孫悟空其實不知太上老君那葫蘆之來歷,眼珠一轉,接過話頭反問道:
“金爐兒,你那葫蘆是哪裡來的?”
金爐童子倒是個老實人,不知道撒謊,就將根本從頭說出,道:
“我們那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闢之時,太上老祖見天柱腳下,有一根葫蘆仙藤,上結著個葫蘆。”
“太上老祖便摘下這個葫蘆,煉製成了法寶,留用至今。”
孫悟空聞言,一時不知如何應對,就暗中用“蚊子牌無線電話”問蕭辰道:
“蛤蟆,你這幾個葫蘆,是從哪裡來的?”
蕭辰聞言,嘴角抽了抽,傳音道:
“猴子,我這葫蘆,也是從那裡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