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中午飯,趙淑蘭起身去了大哥家。
趙建軍一家正在吃飯,見趙淑蘭進來,李蘭花起身給她拿了一張凳子,讓她過來坐。
趙淑蘭接過凳子坐下,制止了大嫂給自己打飯的舉動。
李蘭花知道她剛吃過飯,便也不再動作,坐在凳子上繼續吃飯。
兩家人關係一向很好,不需要作假,趙淑蘭不吃肯定是真吃過了,她沒必要非讓人再吃點。
趙淑蘭坐在凳子上,內心天人交戰,她知道今天這事說出口,大花的親事就再也不是自己想怎樣就怎樣的了。
作為孩子母親,她一方面希望大花能快一點成家,夫妻倆和和美美的,過個一兩年生個大胖小子,這日子也就過起來了。
另一方面,她又覺得娃還小,她還有好多東西沒有教給娃呢,就這樣去了婆家會不會受磋磨。
老太太見女兒欲言又止的樣子,放下手裡的碗緊張道:“淑蘭,遇到啥事了?”
趙建軍和李蘭花也紛紛停下了吃飯的動作。
只有兩個小的,在爭搶著餐盤裡的炒雞蛋,絲毫沒有感受到大人情緒的變化。
趙淑蘭見娘和大哥大嫂擔憂的望著自己,忙說道:“娘,沒出啥事,你們別緊張。”
三人見此都鬆了一口氣。
實在是她家這幾年年年出事,搞得眾人一見她愁眉不展的樣子就擔心。
老太太重新端起碗道:“沒啥事你幹啥皺著個眉頭不說話?”
趙淑蘭深吸一口氣,也不去分辨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是啥了,她嘆氣道:“今早林嫂子來家裡了。”
老太太吃飯的神情一頓,“來給你說媒了?”
柳正軍去世也一年多了,淑蘭才三十出頭,再嫁也不是不行。
只是家裡四個小蘿蔔頭就大花一人長成了,剩下三個都還在讀小學呢,小絮更是才一年級。
女兒嫁人了,這四個孩子可咋辦哦,她可不相信男方會同意淑蘭帶著四個拖油瓶嫁人。
大花也到了相看人的年紀,要是淑蘭嫁人了,勢必會影響娃說親。
可是自己的女兒也很年輕,總不能困著人要人一輩子不嫁吧。
她原本想著等再過幾年,幾個小的長大成人了再給女兒說一門親,讓她後半生也有個依靠的。
但是看女兒的樣子,她對男方似乎也有意向,不然她今天不會來這裡。
罷了,天要下雨孃要嫁人,淑蘭願意就嫁了吧,只是得讓男方先等等,等大花說好親事嫁人後,再讓淑蘭嫁過去。
而且要和男方說好,小絮必須跟著過去。
至於小梅和小芳,自己身子骨還算硬朗,過去照顧倆人吧,這倆孩子懂事,想必自己也是能照看的過來的。
想到這她繼續說道:“娘不反對你嫁人,但是男方是誰啊?你得給他說好,大花沒成親前你是不會嫁過去的,而且你嫁過去的時候必須帶上小絮,娃還小,不能離了娘。
她是女娃,也吃不了多少東西,想必男方是不會反對的。”
被自己娘前一句話雷的愣在當場的趙淑蘭剛回過神,又被她後面這一段話鬧了個大紅臉。
她羞紅著臉嗔怪道:“娘!你在說什麼啊,我什麼時候說要嫁人了!”
被自己奶奶的話嚇的停下筷子的小剛和彩虹見此用手拍著自己的胸口,嘴裡不停的嚷著:“嚇死我了,還好還好。”
說罷兩人又開始爭搶起碟子裡的雞蛋來。
趙淑蘭的臉更紅了。
娘也真是的,在小輩面前說什麼胡話,搞得人也忒難為情了點。
李蘭花放下碗筷,咳嗽一聲說道:“那個……淑蘭啊,林嫂子來家裡說了啥?”
剛開始她也以為林嫂子上門是給小姑子說親的,畢竟家裡適合成婚的也就淑蘭一人。
林嫂子又是個不說媒就只守著自己的小賣部不願外出的人。
淑蘭說林嫂子來家了,這一下可不就讓眾人都想歪了嘛。
此時的李蘭花還沒有想到大花也到了說親的年紀。
在她的印象裡,大花還是個成天跟在趙淑蘭身後忙碌的半大小孩。
實在是大花太低調,沒事就在家縫縫補補,從不像三個小的那樣愛出門玩鬧,她的潛意識裡自然就沒有想到大花。
趙淑蘭一看大嫂的表情就知道她也誤會了,無奈道:“林嫂子是來給草坪壩的張有漢他二兒子說親的,張家老二張海看上了大花,想說下來。”
老太太一聽不是來給自家女兒說親的,心頓時放了下來,隨後後知後覺的也感覺有些尷尬。
“大花也到了說親的年紀,這是好事啊,你幹啥皺著個眉頭讓人誤會。”
“娘,我是想著,大花才十五,是不是早了點?”
“早啥早?誰家姑娘不是十四五歲說親的,你想讓別人戳你脊樑骨啊。”
老太太不認同女兒的想法,十里八鄉的誰家女娃不是十四五歲說親的?
到了該說親的年紀扣著女娃不給說親,別人會認為你在磋磨娃,想讓娃在孃家多幹幾年活。
時間長了對女娃的名聲也不好,到了十七八歲再想說出去就難了,到時候來說媒的物件不是死了婆娘帶倆娃的就是身體殘疾說不上媳婦的。
她家大花又攢勁人又長的好看,哪能留給那些臭男人?
李桂花也勸她:“大花確實也到了說親的年紀,如果男方那娃品行上不虧的話定下來也好。”
趙淑蘭遲疑道:“張家人咋樣我也不太瞭解,張海那娃我就見過一面,具體的品行我也說不上來。”
她那一面還是當年匆匆見的,只知道男娃長的板正,幹活也賣力,就是不知道人咋樣。
這時趙建軍說道:“張家我知道,張有漢是個老實的莊稼漢,他家老二我也見過幾次,人還是不錯的,只是,張有漢的媳婦這人吧,比較小氣,而且還愛佔小便宜。”
趙淑蘭一聽急了:“那大花嫁過去豈不是要受婆婆磋磨?”這是萬萬不行的。
老太太拍了拍她的背說道:“你糊塗了啊。大花要嫁的是張家老二,無論是從上還是從下來說都輪不到她伺候張家婆娘,頂多一兩年就分出去單過了,你怕啥。”
趙淑蘭想想也是這個理,便也不再說啥反對的話了。
就這樣,長輩層面一致同意了這門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