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尋道九劍

報錯
關燈
護眼
第1章 月星繁綴
書籤 書首頁 目錄 下一章 書架

月星繁綴,輝光漫撒,夜天思晝。

可月光傾瀉不到的陰影處也格外黑。

青龍山南北綿延三百餘里,山勢起伏像是一條匍匐在地欲飛沖天的蟄龍,春夏之時滿山綠木簇擁,故取名青龍山。龍腰最高處便是玄門修真門派——青龍門。整個門派依山而建,似是要蟄龍扛著青龍門一同飛昇。

青龍門在整個海棠國一直算不得什麼高門大派。在五百年前一修士來到此地看中了青龍山,持劍入山蕩盡妖魔,立派傳道。一時整個益州求道之人奔走相傳,富貴之家也多派家中子弟前往。那時有近百弟子,這就是青龍門最輝煌的時候了。

然時過境遷,經過了那場舉國對抗外敵的戰爭,並受西洲學院式修行影響,如今海棠各州首府都有國立修士院,私下招生。這些舊時代的門派制度已然跟不上時代,除了一些大派還能勉強維持往日輝煌外,多數門派已經沒落。

青龍山中段的犀角峰山腰,林顯同往日一樣,在院中舞練習劍。他每日寤醒、寐寢之時,第一件事和最後一件事便是習劍,已有八年。

林顯練的是《修劍基礎》第二版,是林顯父親還在世時教授於他的。

“天下劍技,無礙乎刺、劈、點、崩、掛、撩、削、攔、帶、截、絞、架等十餘種,配合弓、虛、跟、跳、插、坐、丁等十餘種步法,再加之快、準,便是劍技。日夜勤學苦練、思問行證、銘刻於身便會有所成。”這便是林父在林顯八歲時第一次教授林顯習劍時所言。

林父天性善良,便未與林顯言“狠”之一字。

林父青年之時考入益州錦城修士院。貧家出身,心性淳厚,只會讀書,未曾修行。中學畢業後文考成績頂好,在被檢測出有修行天賦後,道錄司暗中考察品行及祖上,接觸瞭解後被修士院錄取。

但從那個時候才開始修行,已然跟不上其他自小就開始為修行打基礎的同輩,財侶法地也是一個不佔。整個大學六年修行微慢,似是有所失悔,畢業後也沒有入政府機關部門或是軍隊,而是回鄉做了中學老師。

林顯雙眼微閉、嘴角含笑,劍隨身走,揮灑渾然。習劍對他而言似是歡欣之事,又好像沉浸在曾幾的美好回憶中。長劍周身點點銀光圍繞,舞動之時銀光好像追逐著長劍。

如與群星共舞。

……

第二日,林顯與朝霞同行,登山上犀角峰頂。

青龍門大門已經大開,門上一大匾寫著青龍觀三個大字。時代進步,世人透過手機開始宏大又片面的瞭解世界,踏訪名山古蹟,玄門修真之人覺得惱人。有洞天福地的還好,直接往裡搬;沒有的就設法、佈陣;還有一些就更懶了,皮一披,把不能看的往後搬,前面給人參觀,嘿!還真像個道觀。

一童子拿著比他還大的竹編掃帚掃著落葉。

“林師兄!早!”童子彎腰作揖,不意外林顯的到來,但看見林顯亦十分欣喜。

“怎麼就你一個人?臨安呢?”

“他在收拾庖屋呢!”

“近日你們兩個可用功?”

“師兄教誨,洛笙、臨安自是時刻謹記,每日讀書、掃灑、習武、嬉遊、讀報、正本心,誠心意,掃惡念,皆未敢忘。”

洛笙再次行禮。

“一晃已經兩年,你倆在山腰呆一年,山頂呆一年,現在練體心也算有所小成,你倆也十二歲了。”林顯觀察著洛笙的身軀神情,回憶著兩個童子入山時間,“我先去拜見師傅,然後再與你們解惑。”

“師兄慢走!”

洛笙三次行禮,目送林顯,然後繼續不急不忙的清掃落葉。

進入大門,前面的兩座大殿正常的放著三清,鬥母元君等道教神明的神像。

林顯步入位於最後面的大殿,整個大殿沒有供奉任何神像或是祖師塑像,正面是石牆,上面刻著歷代先輩的名字。兩側長燭架上的紅燭也沒有點燃。正中的香爐長鼎倒是插燃著三簇香火。

此時無風,旁邊的狻猊爐紫煙有形,嫋嫋而起,似紫蛇盤坐。

一頭戴蓮花冠、插子午簪的道士盤坐石壁前,背對著林顯。

道人道號玄解,青龍門第四代門主。

林顯取了三柱香對著石壁三拜,端坐於蒲團。

“弟子拜見師尊!”

晨日將著柔光旋入殿內,兩人都沒有言語,林顯隨著師傅一同入定,偶爾殿外露臺下的古樹傳來鳥鳴。

“上次我們兩人在這大殿端坐這麼久還是我剛帶你上山的時候,對吧?有多久了?”

“回師尊,六年了。”

“你那年十二歲,我欲傳你《白龍飛霄觀想經》,你拒絕了。你言讀經書數載,自認已經找到自已的道,願一試!這四年你一直明已道,看來沒有白費心思。”

“倘若沒有師傅解惑,顯也不可能邁入築基。”

“我並沒有教導你多少,你尋的道更近儒教,雖說道是那一,終究殊途同歸,但每個人的起點都是不同的,哪怕修的是同一個法,也會有所不同。只是你須知,一味閉門造車,向經書求、向內求不是長久之計。當亦要向外求,以證胸中之道才是,汝可願下山歷心尋道?”

“弟子亦萌生此念!只是心中依憑就在這青龍山,心性又喜靜淡薄,不知可去往何處!”

“當年瀛洲外敵入侵,我師公領門下所有弟子北上抗敵,共計二十三人,最後只回來了三人,皆因傷早逝。國家也感念當時共御外敵的玄門,故各玄門每年都有一個可以直接前往修士院學習的機會,這條規定到現在也沒有廢除。現在時代不似從前了,修行觀念不斷更變。也算是我們實時瞭解修行論最新變化的手段,倘若能取之長處補其短處,也算不枉此行。汝可願往?”

“弟子願往!”

“現在新曆八月中,錦城此去千餘里,九月初之前到錦城修士院報到就可!”玄解從懷中掏出一封錄取通知書交給林顯,“名字到時候自已填上去。去吧!去的時候直接走就行了,不用再來了!去看看龍爺!”

“弟子告退!”林顯行禮慢慢退出觀殿。

“若是遇到危險,可以報我的名號。當年我跨九州追仇之時,在天下也算留下點名聲。”玄解睜開雙眼愣愣看著石壁上的眾多名字,忍不住又說了一句。“不要那麼倔強,顯兒!如果真有什麼麻煩,只要不違道禮,你回青龍山來,為師給你扛!”

“那可真是要麻煩師傅了!弟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義。出去怕是真會攤上事啊!”晨陽正正拍在林顯後背上,暖洋洋的,林顯背光的臉龐笑得眯起了眼睛。

“哈哈哈哈哈哈哈!”玄解大笑,左手於虛空環圈,又收回放在麈尾上“不麻煩!師傅的作用除了授業解惑,不就是幹這個了嗎?天下人不保你,為師也保你!”

……

犀角峰與其後飛魚峰相連,中間有一個方圓十餘里的人工湖泊,喚作棲龍湖,青龍門護山瑞獸白龍之處所。

整個棲龍湖沒有任何修飾,只在靠犀角峰一處有一木棧道支進湖中。

冬日空閒林顯總愛帶著兩個師弟來此,或是讀書解惑,或是傳授劍技。那時湖中白氣升騰,空氣溼清,紅光聚成一束透霧而來。林顯總覺得世間最美不過於此。

此時棲龍湖波面平如鏡,泛起五彩折光,每走一步都感覺湖水換了顏色。

林顯在棧道邊坐下,用手輕蕩著湖面,笑著對湖面喊道,“龍爺,小顯來看您啦!”

湖中心大片白泡驟起,湖面沸騰,白霧升起,湖中一數十米長的黑影上浮,慢慢露出湖面。白霧圍繞龍身,好像護衛又好像攙扶。通體銀白,只是龍身上有數條傷痕,龍鱗殘缺。龍角少了一隻,斷面不整,像是被折斷或是鈍器打斷的一樣。左前爪的五個爪趾也少了一個。

白龍緩緩靠近,看著眼前的小人,眼中露出慈愛之色,伸出龍爪,用爪腹輕輕拍打林顯的頭。

“呵呵!龍爺!”林顯用手抱著龍爪,用臉微蹭著,“我前段時間築基啦!現在玄光凝實,枯修已經於我無用了。師傅也有意讓我下山歷練。我要出遠門了,龍爺!”

白龍收回龍爪,嘴裡發著嗚嗚的聲音,擔憂的看著他。

“沒事的!我現在其實挺強的!比多數同齡人都厲害。他們才開始修煉沒兩年呢!學那西洲那套!”林顯面露不屑,對西洲功法表示鄙夷。

林顯站起身,環臂抱著白龍。“我會想您的!龍爺!等我回來給您講我的故事!就像師傅給我講您與眾師叔師祖們的故事一樣!”

白龍慢慢脫離懷抱,在龍身扣了一片白鱗下來,遞給林顯。

林顯收於胸口,“謝謝您!龍爺!”

……

八月天還抓著流火的尾巴。光如火箭,萬箭齊射般打向大地,水汽都被烤乾了,觀殿下的石階被照的發亮發白。不細觀就好像火一樣在扭曲。

按說林顯是不會感覺到熱的,但他現在穿著白短衫,額上也是一層細汗。他覺得道法自然,故感悟自然,親近自然就是近道。任天冷暖,而不知不覺,哪裡算得上是修道之人呢?所以他日夜錘鍊真氣。直到現在一收一放之間如臂使指,毫無滯礙。

他能將真氣內斂到使身體如常人一般知寒熱。

林顯與兩個師弟對坐於殿外空地的大樹蔭下,正式開始教授修行的道理。

“接下來,我所言皆是我所知、所獲、所疑、所求問、所行證後的感悟,但它僅僅只是我自已的,不是你們的。你兩現在便是在所知,所獲階段,後面的疑惑等你們發現後,可以問我,倘若還是覺得不對,可以問師傅。行證之後,去形成自已的感悟見解。

修真,修真,修的就是那借假修真。學道修行,就是那求得真我,去偽存真。修真者皆應該胸懷大志,高瞻遠矚,終生勤奮,刻苦修行,功德並進,以求達那真人之境。《道經·修真第一》開篇第一句便是言此。”這段話是林父在修士院與一真修交好時,那真修在談笑間隨口說的,林父記了一輩子。因為這段話,林父便知道自已修錯了,走入了左道,也成了執念,讓他後來修為再未精進。

“先說第一個,去假存真。何謂假。假,非真,言我所看到的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假的,都是我內心所投影出來的。何謂真呢?我以為我們的本心,我們的靈魂、精神便是真。借假修真就是指透過感應、感悟外在的事物來修正自已的內心。借假修真便是如此。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真氣不是外物,而是我們自身不斷存真去偽所習得的。我讓你們讀書、掃灑、習武、嬉遊、讀報是讓你們去疏通或摒棄雜念,借假開智,因智便會思,思便會動心。似那銅鏡蒙塵,不斷擦拭,方可照得真我。”

林顯溫潤從容,一字一句緩緩道來。商臨安、洛笙卻卻是越聽越熱,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大汗淋漓,卻捨不得擦一下汗水。怕稍微一動就打斷了師兄講道。都覺得師兄之言字字珠璣,句句直指大道。

“那麼如何借假修真呢?世間經、典、訣便是歷代先賢所探索出來的借假之法,各個玄門修真門派皆以此法為立派根基,是門派之根本。剛才已經說過,假就是世間永珍。感應感悟世間永珍而存真便是法。法是渡江橋樑、越海長船、攀山繩索,以求得那真。玄光真氣便由此存於身,心印萬物,感而有應,破外在永珍之假像、除侵染內在之妄念便是術。我青龍門立派之法經便是《白龍飛霄觀想經》,觀想白龍之假象神韻,以存內心之真。……”

商臨安比起洛笙而言,是一個胖小子,肥圓臉,但是肥肉卻沒有擠壓眼睛,雙眼是大大的,還有神。雖然這兩年瘦了一些,但胸脯仍然厚實,

他因為身體壯碩的緣故,性情比較外向,大方。也比洛笙更大膽點。

商臨安聽到這裡,忽然感到可畏可懼,感覺自已走在懸崖邊上,往前走一步便是碎骨粉身;又好像自已是一堆被熾陽照耀下的積雪,馬上就要融化掉。他的大師兄在眼中好似忽然變得扭曲了起來,像自已以為的邪魔一般。

他忽然感覺到自已被一隻顫抖的手抓住,打斷了他的思緒。

洛笙臉色煞白,渾身都在微微顫抖,卻使勁抿著嘴不言。嚇得商臨安大喊道。

“師兄!”他喘著粗氣。

“若如師兄所言,那龍爺不就是假的嗎?是那虛妄!那師兄你!還有師傅!不,不,不都是假的嗎?”

林顯看著兩個師弟驚恐的模樣,起身替二人拭去汗水。洛笙閃避似的歪了一下頭,又止住了。他輕撫著兩人的頭。

“你看!疑問不就來了嗎?”

“道法自然!永珍都是道啊!但那都是道的假象啊!我們是要去那假象,求那真道哦!你的問題啊!只是把假和真理解錯了!以為一切都是虛假的,是沒有的!不是的哦!是真的!我所言是我在修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然後直接給你們說出了我的答案。也是我的錯!道還是要自已悟最好!長者應該最多提點一兩句。曾經有一位先賢說過這樣一句話,‘紫陽補大學格致之章,恐人誤入虛無,而必使之即物窮理,所以維正教也。陽明取孟子良知之說,恐人徒事記誦,而必使之反已省心,所以救末流也’。好好理解這句話,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就在這裡。”

這裡商臨安和洛笙感覺還是沒有聽懂,卻不知為何,心中的恐懼在這番話後慢慢消散。感覺大師兄不再可怖嚇人,但是又感覺現在眼中的大師兄和曾經的大師兄不一樣了!二人暗暗記下這些話,準備以後反覆咀嚼。

林顯也感覺過猶不及,覺得自已不能再講了,便道“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吧!你們今天肯定也累了!多休息。好好體悟人生。體悟人生所獲得的道理也不會比讀書修行少!”

林顯提劍往山下走去。

“恭送大師兄!”

兩人作揖行禮。兩人對林顯行禮過無數次,自都認為這是應該的!這一次卻多了一些其他的味道,不是輩分上的尊敬,不只是禮。

是發自內心的對長者、對授業者的敬愛,敬仰感激之情。

書籤 書首頁 <?php if($prevpage_url != ''): ?> 目錄 下一章 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