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姐,早。”
“早,尹芯。”
“妮姐早。”
“早。”
“去你孃家,去你孃家,每次逢年過節去你家都需要花一千多塊錢,你一分錢不掙,可挺會花的。”
“我在家帶孩子怎麼掙錢?”
“孩子是你自已生的吧,本來有了一個兒子就行了,我媽也給你帶大了。”
“什麼叫你媽給我帶大了,孩子不是你的嗎?”
“是我的,那你為什麼非的要這個女兒呢,非的要二胎,老大都上幼兒園了,剛好就能出去上班了,你不幹,非的生老二,家裡什麼條件,我媽歲數也大了。”
“你就是覺得我不掙錢,不願意買。”
“我不願意買,你好意思說的嗎?你家裡一共兩個孩子,你姐姐的孩子你爸媽給帶著,逢年過節都給她家孩子錢,咱家孩子呢,你都不要,咋的,你的錢是錢,她的錢就不是了嗎?
再說了,你父母這麼多年,也沒有給我們花錢。生病了還需要平攤。憑什麼?你姐姐住房子是你爸媽的,昂,不對,應該說你爸媽住的房子是你姐的,都過戶給你姐了。”
“我爸媽的東西想給誰就給誰。”
“好,那我掙的錢,也是想給誰花就給誰花,本來住的就不遠,你這一把手也不給搭,生病照顧都找你。咋的,你是有錢啊?”
“就是我現在手心向上跟你要錢,我自已有錢也不至於。”
女的把看起來三個多月大的孩子扔給了男人,轉身坐下哭了。
“那他們偏心,我能怎麼辦?總是道德綁架我。我能怎麼辦?生養了我,我可能不去管嗎?總說總說不讓生二胎,那是不是你乾的事情,我自已一個人也幹不了。”
“好了,好了,這是在外面呢。”
“在外面怎麼了,現在二胎都有了,你總是埋怨我,從來不想辦法,你媽也不願意,我生二胎,那我怎麼辦啊?她都來了,我不忍心的,以前我家裡都吃不上飯,都養活下來了。”
“別哭了。”
“我也委屈啊,可是我能怎麼辦呢?我父母不愛我,只愛姐姐,老跟我要錢。”
“你沒有錢,就不能不給嗎?你爸媽有退休金,有房子,也沒有什麼花銷,去了也不給孩子買東西,也不給孩子錢,你孝順,我不反對,但是總要兩個孩子差不多的吧!”
“可是,他們總是說,總是說,我不在身邊,姐姐照顧的頗多。”
“那這樣,過節你在家住幾天,我讓我媽接送老大,你也回去照顧照顧爸媽。”
“不,不,我不願意回去。”
“為什麼呢?”
“我,就是不願意。”
“所以你是知道怎麼回事的,只是一直在逃避,我家裡也是兩個孩子,我姐回來,咱們都是禮嚮往來的,我媽給咱們帶孩子住院了,我都沒有跟姐說,我覺得讓我姐照顧,都心裡過意不去。”
“你不一樣,你是兒子,我是閨女。”
“你姐姐也是閨女啊,你家沒有兒子的,既然都是閨女,有什麼不一樣的嗎?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故事。”
“什麼故事?”
“有兩個人,剛成為同事,小王不吃雞蛋,給了小李,一開始小李還是感謝的,後來就習慣了,有一天有新同事加入了,小王說了一句自已不吃雞蛋,就給新同事,小李不願意了。從這以後兩個人就不來往了。
可是本來這個雞蛋就是小王的,小王願意給誰就給誰,你姐姐坐月子你媽累病了,你去伺候拿的錢。家裡的付出都是你,家裡的好處沒有你。為什麼還要一如既往的呢?”
“那我不這樣,我爸媽就不願意搭理我了。”
“你有家的,我對你好不好?我媽對你也還行吧,這些年沒啥矛盾,我姐也可以,是不是?”
“是。”
“你要買衣服,買鞋,我從來都不說,除非這個月業績不好,錢不夠。所以你是不是也要珍惜一下現在的生活,一直吵架感情就沒有了。
你要是試著改變一些,父母都將你的這碗水,連碗拿起來,倒給了你姐姐了。你還往裡放呀?”
“我,”
“你也知道咱家條件不是很好,一個孩子給500塊錢,再給你爸媽留點,這一次過節去你家就得三千多,還不計算油錢。三千多,咱家一個月生活費就有了。
你姐不給咱家孩子錢,咱也就不給了,都是孩子差哪裡呢?買東西,就買你父母需要的,什麼玩具呀,都不需要的,何必去討好呢,兒子也不去,女兒這麼小,根本就不玩。給你父母買東西,我不反對,給錢也不反對。”
“好,你說得對,我坐月子,我媽都沒有來,也沒有給錢,我也不給了。都是孩子,憑啥我的就低一頭。”
“有沒有中老年的奶粉,營養品啥的?”
“有,有。”
“就買這些就行了。走,不願意要,以後咱也不去了,真是的。”
“額。”
“要說這女人還得有錢,有錢總是好的。”
“說的不是這個事。”
“那個,別說了,別說了,又回來了。”
“這個貨能退換嗎?”
“是有什麼問題嗎?”
“貨沒有問題,只是我們不去走親戚了,所以打算換一些同等價值的。”
“對不起啊,咱們這邊沒有質量問題是不退不換的。”
“沒事,那我們再買點別的。”
“送您一盒月餅。16個月餅。團團圓圓。”
“謝謝!”
“不客氣。”
“看起來是不去孃家了。”
“啊?不去了?”
“去的話,為啥退呀?”
“有道理啊。”
“上人了,歡迎光臨,請問買點什麼?”
“咱們這店長,這麼熱情?”
“那個新上任的。”
“哦,我說的呢!敬業。也不容易,自已養兒子,我老伴才去世,孫子都5歲了。”
“那還上班?”
“我20歲就結婚了,現在才50呀。養老保險還不夠年限。我退了,沒有錢花,交到55就夠15年了。”
“哦,這樣呀!”
“給人家孩子帶大了,不用了,老房子賣了,這不,孤家寡人了。”